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包了跨湖区某大桥的滩地引桥施工,该引桥全长 2420m,共 44 孔,每孔跨径 55m。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跨布置为四跨一联,采用移动模架施工,每联首跨施工长度为 55m+8m,第 2、 3 跨施工长度为 55m,末跨施工长度为 47m。移动模
架两主梁通过牛腿支承托架支撑在桥墩墩柱或承台上,模板系统由两主梁支承(如图 4-1、图 4-2 所示)。
事件一:施工前,施工项目部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经项目技术部门组织审核后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其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劳动力计划、计算书及图纸等。
事件二:为了保证梁浇筑筑质量,施工单位采取下列措施进行施工。
(1)在梁段混凝土浇筑前,应对钢筋、预埋件、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机械设备、混凝土接缝处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经确认后浇筑。
(2)首孔梁的混凝土在顺桥向从悬臂端开始向桥台进行浇筑,中间孔从已浇梁段开始向悬臂端推进浇筑,末孔从一联中最后一个墩位处向己浇梁段推进浇筑,最终与已浇梁段接合。梁体混凝土在横桥向应对称浇筑。
(3)一孔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内模中的侧向模板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 后,顶面模板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 70%后,方可拆除;外模架应在梁体建立预应力后方可卸落。
事件三:预应力张拉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钢绞线的实际伸长量进行校核,同时预应力张拉时间按照双控指标进行。预应力张拉后计算出预应力钢筋的理论伸长值为 212.5mm,预应力张拉过程中测量了预应力的实际伸长值,其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为 40mm,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为 176.7mm。
1. 写出图 4-1、图 4-2 中构件 A、 B、 C 的名称。按与箱梁的位置和过孔方式分,该移动模架属于哪一种类型?
2. 事件一中关于专项施工方案审批是否有错,如有错请改正。
3. 改正事件二中的错误之处。
4. 事件二中,补充在梁段混凝土浇筑前还应检查的内容。
5. 事件三中,张拉伸长值控制是否满足要求?并说明理由。
6. 事件三中,预应力张拉时间的双控指标指什么,应达到什么要求?
1.A—主梁(或主桁梁)、 B—导梁(或鼻梁)、 C—牛腿支承托架。
按与箱梁的位置和过孔方式分,该移动模架属于下行式(下承式)。
2.有错。
应由施工单位组织编制,施工单位技术管理部门组织审核,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批。
3.(1)首孔梁的混凝土在顺桥向宜从桥台(或过渡墩)开始向悬臂端进行浇筑,中间孔宜从悬臂端开始向已浇梁段推进浇筑。
(2)顶面模板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 75%后,方可拆除。
4.移动模架、预应力筋管道。
5.满足要求。
理由:实际伸长值=40+176.7=216.7mm,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误差= (216.7-212.5)/212.5*100%=2%<6%。
6.双控指标:强度和弹性模量。要求:张拉时,构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 80%,弹性模量应不低于 80%。
在常用水泥中,水化热较大的是( )硅酸盐水泥。
下列不属于可变作用的有( )。
组织脚手架检查与验收的是( )。
钢筋搭接焊缝厚度不应小于( )d。
砌筑墙体中,可以不设置过梁的洞口最大宽度为( )。
不良行为记录信息公布的期限可以是( )年。
施工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点的高程是47.113m,当后视读数为1.525m,前视读数为1.268m,则B点的高程是( )。
下列模板中,适宜用于混凝土冬期施工的是( )。
在正常条件下合理使用机械和组织劳动,完成合格产品所必需的施工机械时间包括( )。
关于预算定额,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