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卫类主治医师外科主治317->ERCP的并发症,不包括

ERCP的并发症,不包括

  • A.胰腺炎
  • B.穿孔
  • C.十二指肠乳头区出血
  • D.胆管炎
  • E.黄疸加重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E
本题解析:

胰腺炎是ERCP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1%~7%。公认的定义是:ERCP术后,新发或加剧的腹痛,伴有血清淀粉酶水平超过正常上限至少3倍,持续24小时以上,最少需要住院治疗2天;出血是括约肌切开术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0.76%~2%。临床有意义的出血可定义为出现黑便、血红蛋白下降至少2mg/dl或需要输血。约半数的出血是迟发性的,1~2天后才发现,甚至在1~2周后才出现临床表现;穿孔的发生率0.3%~0.6%,主要有三类:导丝所致穿孔,乳头切开术中壶腹周围穿孔,远离乳头部的穿孔。迅速发现穿孔、立即予以胆道及十二指肠液引流(通过鼻胆管和鼻胃管)、联用广谱抗生素可使86%的患者无需手术;胆管炎的发生率<1%,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联合经皮内镜操作、恶性狭窄支架置入、黄疸、内镜医师经验欠缺、胆汁引流不完全或失败,为减少胆管炎的发生,可对取石不彻底的患者行鼻胆管引流和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另外ERCP术还可并发胆囊炎、心血管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本题选项E不属于ERCP并发症。

更新时间:2021-11-23 05:15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女10岁,左腭部肿块半年,有溃破史。第一第二乳磨牙的腭侧可见一囊性肿块边界清,质软。

  • A.活检
  • B.观察
  • C.注射碘酒
  • D.切开引流
  • E.拔除临近牙齿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女10岁,左腭部肿块半年,有溃破史。第一第二乳磨牙的腭侧可见一囊性肿块边界清,质软。

  • A.混合瘤
  • B.黏液囊肿
  • C.黏液表皮样癌
  • D.皮样囊肿
  • E.腺样囊性癌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患者5岁,右侧腮腺区弥散性肿胀一天,伴有发烧。检查腮腺区明显肿胀,有轻压痛,无指凹性水肿,腮腺导管口无红肿,分泌清亮。

  • A.系细菌感染
  • B.儿童易患
  • C.一般一次得病,终身免疫
  • D.系病毒感染
  • E.常反复发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患者5岁,右侧腮腺区弥散性肿胀一天,伴有发烧。检查腮腺区明显肿胀,有轻压痛,无指凹性水肿,腮腺导管口无红肿,分泌清亮。

  • A.腮裂囊肿继发感染
  • B.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 C.急性淋巴结炎
  • D.流行性腮腺炎
  • E.急性腮腺炎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患者,男,50岁,右舌根部侧缘溃疡半年,伴有进食疼痛,检查牙列完整,与下颌第二、第三磨牙相对处舌缘溃疡,花生米大小,触诊较硬,轻压痛。

  • A.切取活检
  • B.观察
  • C.补充维生素
  • D.拔除下磨牙
  • E.抗炎治疗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患者,男,50岁,右舌根部侧缘溃疡半年,伴有进食疼痛,检查牙列完整,与下颌第二、第三磨牙相对处舌缘溃疡,花生米大小,触诊较硬,轻压痛。

  • A.恶性淋巴瘤
  • B.舌癌
  • C.腺周口疮
  • D.创伤性溃疡
  • E.叶状乳头炎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男,9岁,双侧腮腺区弥散性肿胀6年,反复发作,胀痛,唾液混浊黏稠。病理检查见导管上皮增生,囊性扩张,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并伴有淋巴滤泡形成。

  • A.多饮水
  • B.伴急性炎症时适当应用抗生素
  • C.保持口腔卫生
  • D.行全腮腺切除
  • E.按摩腮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男,9岁,双侧腮腺区弥散性肿胀6年,反复发作,胀痛,唾液混浊黏稠。病理检查见导管上皮增生,囊性扩张,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并伴有淋巴滤泡形成。

  • A.舍格伦综合征
  • B.涎石病
  • C.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 D.流行性腮腺炎
  • E.变性型涎腺肿大症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男,40岁,右下后牙区肿胀疼痛史。检查下后牙颊侧牙龈处有瘘管,挤压有溢脓,同侧面部潮红,可触及炎性肿块,伴有中度张口受限。

  • A.死骨周围有炎症性肉芽组织存在
  • B.死骨周围有大量的成骨细胞
  • C.死骨摘除后,纤维组织增生活跃
  • D.骨髓腔内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 E.死骨形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男,40岁,右下后牙区肿胀疼痛史。检查下后牙颊侧牙龈处有瘘管,挤压有溢脓,同侧面部潮红,可触及炎性肿块,伴有中度张口受限。

  • A.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 B.下颌骨肿瘤
  • C.颌骨囊肿继发感染
  • D.致密性骨炎
  • E.牙周炎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