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下述实验案例回答问题。 为了验证“罗森塔尔效应”,某研究者依据期望原理,提出了实验假设:“那些被教师认为有培养潜力的学生,由于教师的期望会取得比其他学生更优秀的成绩"。研究者选择一个新入学的班级进行实验,制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首先对该班级的学生进行学科测验,把学生随机分为同质的A.组和B.组,研究者告诉教师A.组学生是学科成绩高的,有培养潜力。一年以后,研究者又对这个班级的学生进行科学测验。测验结果表明,A.组学生平均成绩明显高于B.组学生。实验结果证明了实验假设,即教师的期望与学生学科成绩提高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请回答: (1)该教育实验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2)该实验设计的格式是什么?有哪些优缺点?
(1)该教育实验的构成要素有: ①因果关系:教师的期望与学生学科成绩之间的因果关系。 ②研究假设:那些被教师认为有培养潜力的学生,由于教师的期望会取得比其他学生更优秀的成绩③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自变量:教师期望(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因变量:学生学科成绩。 无关变量:学生成熟度变化、时间的长短、班级班风、学习风气、人际关系等。 ④实验组与控制组 实验组:A.组学生 控制组:B.组学生 ⑤前测与后侧 前测:实验前的学科测验 后测:一年后的学科测验 (2)该实验设计的格式是:
该实验设计的优点:首先,内部效度高,由于采用相等的控制组,而且两组都有前后测,故在前测到后测期间影响内部效度的“历史”、“成熟”、“测验”、“工具”、“统计回归”等因素,两组完全一样,便于作对照比较。其次,由于采用随机的方法,两组在各方面的特质相等,故可控制“差异的选择”、“受试的流失”和“选择与成熟等因素交互作用”三个因素的干扰。比较严谨的实验设计,常被采用。 该实验设计的缺点:由于采用前后测,实验结果可能受到“测验的反作用或交互作用效果”因素的干扰,以及“前测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从而使实验的外在效度受到影响。
研究者开展了一项关于学生内隐学习神经机制的实验研究,该研究属于
中共十九大报告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要求在观念学习应达到( )
下列属于解决结构不良的问题的是
在学习英语单词的某同学特别注重单词运用情景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根据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下列反映学生需求的是
白居易在不同地方听到了同一种早莺的鸣叫,感受却不一样。他用优美的诗句感慨道:鸟声信如一,分别在人情。这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具有
关于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造主义教育家主张
20世纪70年代美国“回归基础教育”改革运动提供理论指导的教育思潮是
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哈多报告》提出的教育改革的目标是
关于教育学科性质,乌申斯基的看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