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学历类研究生入学学硕教育学->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李华执教的两个班,9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

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李华执教的两个班,9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曰常教学中,李老师发现,这些孩子大多握笔姿势不正确、不善与人交流、知识面窄。为了进一步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上面临的困难及其原因,李老师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并就相关问题询问了本年级其他科任教师。结果显示:与本市居民子女相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上存在一定差距,其中英语学习差距最大,语文学习次之?数学学习差别不大。为了探索提高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文学习成绩的有效策略,李老师打算在这两个班进行以“扩展课外阅读”为自变量的实验研究。但是,学校科研顾问认为采取行动研究方式更为适当。李老师陷入困惑,不能确定采用何种方式展开研究。 1、 案例中李老师在发现和确定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研究方法? 2、 针对李老师的困惑,请为她选择一种研究方式,并从研究目的、研究过程、研究主体三个方面阐述做出这种选择的理由。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 观察法和访谈法。 (2) 选择之一,教育行动研究 理由如下: ①在研究目的方面,教育实验研究侧重于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的探究,对理论研究更为适合;而对于李老师要探索新的教学策略这一实践性较强的研究目的来说,以改进实践为基本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更为适合;②在研究过程方面,教育实验要求严格的变量控制,难度较髙;而教育行动研究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无须严格的变量控制,对李老师而言,相对简便易行;③在研究主体方面,教育实验中研究者与行动者的角色通常是分离的,而教育行动研究更强调行动者成为研究者,这对李老师的专业发展更有好处。 选择之二:教育实验研究 理由如下: ①在研究目的方面,教育行动研究追求教育实践的改进,而教育实验研究更侧重于因果关系的探究,更有利于李老师确证“扩展课外阅?读”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文学习成绩”之间的因果关系。②在研究过程方面,教育行动研究强调在实际情境中进行,不做严格的变量控制,因而其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和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均不强;而教育实验研究要求对变量作适度控制,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强,研究结果的普适性髙,更有利于李老师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③在研究主体方面,教育行动研究强调教师自己成为研究主体,受教师自身教育理论素养和研究视野的局限,研究有可能流于肤浅和零碎;而选择做实验,李老师的研究可以在学校科研顾问的指导下进行,这更有利于研究结果在理论上的概括提升和李老师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髙。

更新时间:2021-12-04 05:34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研究者开展了一项关于学生内隐学习神经机制的实验研究,该研究属于

  • A.基础研究 定性研究
  • B.基础研究 定量研究
  • C.应用研究 定性研究
  • D.应用研究 定量研究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共十九大报告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要求在观念学习应达到( )

  • A.接受水平
  • B.组织水平
  • C.性格化水平
  • D.反应水平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下列属于解决结构不良的问题的是

  • A.根据背景推测照片中人物的身高
  • B.预测神舟飞船返回地面的时间、地点
  • C.测算某一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 D.评价某年轻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学习英语单词的某同学特别注重单词运用情景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
  • B.组织策略
  • C.精细加工
  • D.资源管理策略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根据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下列反映学生需求的是

  • A.小张希望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和尊重
  • B.小王希望自己规划假期活动
  • C.小赵希望自己的英语发音越来越好
  • D.小李希望得到最新款手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白居易在不同地方听到了同一种早莺的鸣叫,感受却不一样。他用优美的诗句感慨道:鸟声信如一,分别在人情。这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具有

  • A.情境性
  • B.客观性
  • C.社会性
  • D.主动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关于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造主义教育家主张

  • A.编制实施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学校课程
  • B.以人类文化遗产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课程的核心
  • C.古典学科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应居于中心地位
  • D.学校课程内容应贯穿渗透基督教精神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世纪70年代美国“回归基础教育”改革运动提供理论指导的教育思潮是

  • A.泛爱主义教育
  • B.要素主义教育
  • C.进步主义教育
  • D.自然主义教育
查看答案
单选题

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哈多报告》提出的教育改革的目标是

  • A.初等教育均衡发展
  • B.中等教育面向所有儿童实施
  • C.高等教育大众化
  • D.普通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关于教育学科性质,乌申斯基的看法是

  • A.探讨个人生理学和心理学知识
  • B.人类教育问题:科学
  • C.如何了解人和培养人的高级艺术
  • D.学校教学目的高级艺术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