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请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请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试分析本课的重难点。(10分)
(2)若指导三年级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教学过程。(20分)
(1)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掌握“终点时间一起点时间=经过时间”的运算模型。
教学难点:体会从图片信息及生活中寻找重要的数学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简单的时间换算,掌握“终点时间一起点时间=经过时间”的计算模型。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探究等实践活动掌握简单的时间换算,并且能够通过图片信息得出有用的数学信息,找出相应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密切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逐步形成时间宝贵、节约时间的观念。
(3)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一天,红红与丽丽去公园玩,到公园后,红红说她用一个小时就到公园了,丽丽说她只用了60分钟。红红认为自己到公园所用的时间比丽丽短。而丽丽认为她用的时间比红红短。小朋友们,红红和丽丽到底谁用的时间更短呢?学完了今天的课程,我们就能得到答案。
二、探究新知
将同学5~6人划分为一个学习小组,分小组讨论问题并分享讨论结果。
(一)单位换算
红红和丽丽谁用的时间少?
1小时=60分钟你是怎么想的?
练一练:2小时=()分
(二)时间计算
教师展示幻灯片:教材第一组图,小明上学(7:30离家,7:45到校),你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又该怎样解决?
直接数一数:15分钟;
7:30到7:45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都是7点多,用45减30,等于15;
三、巩固提高
1.教师出示幻灯片:教科书“做一做”,现在是8:40,我还要等多久才能开门呢?
引导学生运用:终点时间一起点时间=经过时间
2.练习一:第4题,熟练掌握简单的时间换算。
四、总结提升
1.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关于时间的知识?
2.现在我们可以对红红和丽丽的争论作出一个判断了吗?
2.我们学习到的关于时间的知识跟我们的实际生活有关系吗?举例说一说。
有“泥土诗人”之称的诗人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明朝初年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下列国家中,建造了胡夫金字塔的是()。
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 )等
马老师在活动反思中写道:"使用档案袋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经常需要花费些额外的时间,与其在这些花样上花时间,不如把精力多用在孩子身上。”这边明马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