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62年,法国地质学家尚古多把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862年,法国地质学家尚古多把元素按其原子量大小顺序标在圆柱体表面的螺旋线上,他发现某些性质相近的元素都出现在一条线上,于是提出元素的性质随其原子量的变化具有周期性。
1868年,化学家迈尔研究了已知元素的原子量和物理性质的关系,把性质相近的元素划分为一族,并于1869年制作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律的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知识来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之后,元素周期表被不断完善,成为化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直到20世纪初,物理学家们逐步揭开了原子结构的秘密,人们才清楚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
现在,化学家们已经能利用各种先进的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的探索,并正在探索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使化学在材料、能源、环境和生命科学等研究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问题:
(1)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请简要说明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3)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化学科学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1)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2)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成横行;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到下排列成纵行。
(3)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规律,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对元素的一种很好的自然分类。我们可以利用元素的性质,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它的原子结构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来指导我们对化学的学习研究。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了线索。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对工农业生产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由于在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近,这样就启发了人们在周期表中一定的区域内寻找新的物质,合成新元素,研究制造新品种农药、半导体材料、催化剂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 )等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对高中数学的评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