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考试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有关如图5所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22H22O6
B.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5molNaOH反应
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答题情况如下:选择A的几乎没有,选择B的占72%,选择C的占8%,选择D的占20%。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2)如果你要讲解本题,请写出你的正确解题思路。
(3)请对学生答题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
(1)B。
(2)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22H24O6,A项错误。该有机物含有苯环,可以催化加氢;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项正确。该有机物含有2个酯基和l个酚羟基,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molNaOH反应,C项错误。该有机物含酚羟基,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酚羟基的酸性比碳酸弱,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D项错误。
(3)学生误以为该有机物在NaOH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醇羟基也可以与NaOH反应,导致错选C。学生认为酚羟基可以与NaHCO3反应,不知道碳酸的酸性大于苯酚,导致错选D。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 )等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对高中数学的评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