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材料二“铁的重要化合物”内容属于高中化学必修阶段的无机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内容,必修化学课程中的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安排在《化学l》的“主题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中。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使用教科书《化学l》的目录: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舍物

材料三以下是某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1阅读教材关于铁的氧化物的介绍,利用分类法归纳FeO、Fe2O3、Fe3O4的性质,并填写表格。

【学生实验1】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的制备与Fe3+离子检验(整合实验)。

【问题情景1】阅读课文,结合实验现象,思考与讨论:

 1.利用KSCN溶液,可以根据什么现象检验溶液中Fe3+的存在?Fe2+离子遇到KSCN会产生相同的现象吗?

 2.FeS04溶液滴加KSCN溶液一段时间后,再次观察溶液的颜色,出现了什么变化?该变化说明了什么?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Fe(OH)2沉淀是什么颜色?为什么往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后生成的沉淀会出现颜色变化?

【师生小结】略

【问题情景2】

 1.从Fe2+被O2氧化为Fe3+,体现了Fe2+的什么性质?除了O2,还有哪些物质可以氧化Fe2+?

 2.若要实现从Fe3+转为Fe2+的变化,需要加入什么物质?

【学生实验2】Fe2+与Fe3+的转化,按照教材第61页科学探究进行实验,观察与记录实验现象。

【问题情景3】结合实验探究的现象,思考与讨论:

 1.Fe3+与铁粉充分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如何证明?

 2.回忆前面有关Fe2+的实验,为什么用Fe与稀硫酸制备FeSO4溶液,并保持铁过量?

 3.实验中如何判断Fe3+充分反应?反应不充分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师生小结】略

【问题情景3】学生课后思考与讨论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Fe2+离子和Fe(OH)2中+2价的铁均易被氧化。根据所学的知识,思考:利用FeSO4溶液和NaOH溶液时,如何通过实验条件的控制,制备较纯净的Fe(OH)2白色沉淀?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铁的化合物”这一教学片段的有关任务:

(1)试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说明本节课的教学策略。

(3)请对本课内容进行板书设计。

(4)请对本课内容设计导人。

(5)请写出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的制备与检验Fe3+离子的实验步骤。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物理性质。

②初步掌握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通过对灰绿色沉淀成因的分析,认识+2价铁的化合物易被氧化的性质。

③知道溶液中Fe3+的检验方法。

④知道Fe3+与Fe2+之间能够相互转化,能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转化发生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初步学会从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的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②通过对铁的化合物氧化性和还原性的预测,初步学会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研究物质的氧化还原性。

③通过对铁的化合物进行实验演示与探究活动,初步学会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思路和方法。

④通过对“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条件的思考与交流,初步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

②体验学习过程中新旧知识的衔接和运用,逐步培养主动运用知识、迁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①运用分类的方法,根据物质所属类别(金属氧化物、碱、盐)预测物质性质。

②整合实验过程,设计问题情景进行引导、启发式教学。本节课安排了3个实验,氢氧化铁与氢氧化亚铁的制备、Fe3+离子的检验以及Fe3+与Fe2+的转化。相对而言本节课实验的内容较多,而不管是Fe(OH)2的性质或是Fe2+与Fe3+的转化,均涉及+2价铁元素的还原性这一特点,以及都使用到Fe2+溶液。为此,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把“Fe(OH)2的制备与性质实验”“Fe3+离子的检验”和“Fe2+与Fe3+的转化”三个实验进行整合,同时设计几个问题情景,以起到优化课堂效率,形成知识系统的作用。同时.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与思考,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3)板书设计

铁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物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2.氢氧化物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3.铁盐和亚铁盐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专项训练

 4.Fe2+与Fe3+的检验

(4)利用问题引入课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①学校红墙上红色油漆中的红色物质是什么?②红砖为什么呈现红色?

(5)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 FeCl3溶液,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新制FeSO4溶液(在大烧杯加入铁钉与稀硫酸反应得到,并保持Fe与H2S0。反应不断进行,放在公共药品台上,学生自行取用)。

②先往两支FeSO4溶液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和KSCN溶液(动作要迅速),观察与记录现象,再往两支FeCl3溶液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和KSCN溶液,观察与记录现象。

更新时间:2022-02-11 17:56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 A.预设与生成
  • B.抽象与具体
  • C.数学与实际生活
  • D.过程与结果
查看答案
判断题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点睛试卷3

  • A.0
  • B.1
  • C.2
  • D.3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 )等

  • A.评价手段
  • B.教学方法
  • C.教学手段
  • D.教学实践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第一部分数学学科知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高中数学专项训练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对高中数学的评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 B.正确评价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C.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评价
  • D.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单一化评价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第一部分数学学科知识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