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思想品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根据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
根据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中“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节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我国,除了中国共产党,还有民主党派。这些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一样,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此外,人民政协还包括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等。所以,它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要求:
(1)写出本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2)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该内容的教学策略。
【参考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了解我国的政党关系,知道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基本方针、根本活动准则和重要机构;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2.能力目标:培养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提高比较、鉴别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学生能拥护这一制度,增强自己维护、巩固这一制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能够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歪曲、破坏这一制度的言论和行为。
【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
【教学难点】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政协的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
【教学策略】
1.采用历史的分析方法。本教学设计结合大量史料,例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具体事例;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口号的内容及民主党派的响应;毛泽东、民主党派领导人对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论述;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对政党制度的论述等,进行史政结合,分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形成、发展和特点,论证中国的政党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智慧的结晶。
2.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教学设计贯彻“三贴近”原则,通过创设教学情景——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登门走访8个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共商国是;民革中央主席对美国记者关于民主党派是否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参与多党竞选等问题的回答,给学生一个真实的世界,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引起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3.开展开放互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教学设计应设计富有层次、逻辑性的问题,提供分析问题的思路,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交流共享,从教师“教”为中心向学生“学”为中心转化,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促进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 )等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