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阅读课文《老马》的教学现象,完成第16题。某初中语文老师,在
阅读课文《老马》的教学现象,完成第16题。
某初中语文老师,在执教臧克家的《老马》时,要求学生用两个成语概括“老马”的形象。这个设计相当不错,因此激发了学生的解答欲望,短短2分钟里。提出了10来个成语,什么“逆来顺受”“精疲力竭”“百折不挠”“负重致远”“心地善良”“心力交瘁”“槁项黄馘”(此成语笔者课后查了词典才解其意,觉得十分贴切),结果都被老师一一否定,最后老师公布答案:忍辱负重,忠厚善良,而且要求学生必须记住。有专家问执教的老师:“你们不是在搞‘多元教学’的课题吗?为什么学生说出那么多成语,你都不予肯定呢?”该老师坦承道:“研究归研究,做归做,解读可以‘多元’,但答案只有一个。我不能让学生冒‘多元’风险。”他又补充了一句:“你别看现在大家都在喊‘多元教学’,真正能做到的依我看一个都没有。”
[问题]
(1)你对该老师的课堂处理有什么看法?(10分)
(2)你对该老师的回答有什么看法?(10分)
(1)在教学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因此,案例中教师的课堂处理很不妥,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采取鼓励性评价,让学生开放思维,创新思想。若全盘否定,则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语文教学中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使他们学会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
(2)案例中教师对“多元教学”的看法有失偏颇,虽然学生进行了探究,但教师没有肯定探究的成果。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评价应从甄别式的评价转向发展式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评价要反映学生学习的成绩和进步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与不足,认识自我,树立信心,真正体验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
有“泥土诗人”之称的诗人是()。
将下列各项按所表示年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应是( )。
①不惑②垂髫③花甲④加冠⑤而立⑥古稀⑦半百
明朝初年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1931年,一位给人们带来光明的科学家重病的消息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几十名记者为他守夜。每隔一个小时就对外发布一次消息:“灯”还亮着。这位科学家是( )。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大碗岛的星期天》是哪一位画家作品?( )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杜甫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能够使人联想到的美术作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