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阅读《为学》教学实录(片段),完成下列题。师:哪位同学把第一

阅读《为学》教学实录(片段),完成下列题。

师:哪位同学把第一段给我们读一下。

(生朗读第一段)

师:这段话其实只有两句话,是吧?如果我把这两句话换个次序,开头就说:“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因为题目就是为学嘛,开门见山,首先谈为学的道理。再接着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这样可不可以呢?(取眼镜,手指向后面举手的同学)

生:我认为这样不可以,因为题目是“为学”,就是从“天下事有难易乎”这个引出来的,而不是从做学问的难易来引出天下事的难易。

师:你觉得课文这样的顺序是强调做学问的,是吗?放在后头是为了强调它,是不是?(生点头)好多同学举手了,好,你(手指一位举手的同学)来说。

生:天下事有难易乎?人之为学有难易乎?这个“天下事”就包括了“为学”,所以它是一个从大到小的顺序。相反就是从小到大,我认为就有点不通顺了。

师:噢,他发现这段是从大范围缩小到小范围。好,请你(手指一位举手的同学)说。

生:在第一段,先概括说天下事没有难易之分,而在于“为”与“不为”,然后再突出课文的重点,说学习也没有难易之分,只在于“学”与“不学”。这样很有次序,如果更改了它的顺序的话,就显得没有层次感了。

师:(走下讲台)我同意同学们的意见,你们有没有这个体会呀,两件平列的事情,放在后面的往往是强调的。我举个例子,班主任跟同学们讲话:“同学们,我们学校的形势大好,我们班的形势也大好。”那下面是该讲班还是学校呀?

生:(齐声道)班。

师:反过来,“同学们,我们班的形势大好,我们学校的形势也大好。”下面该讲什么?

生:(齐声道)学校。

师:该讲学校了。那么,把“人之为学有难易乎?”这样一个问题放在后面,实际是强调它。它是主句,为主的,前面是个陪衬句。同学们体会得很好。“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从天下事这个大范围,再具体到“为学”这件事情,其道理是一样的。那么下面接着就自然地过渡到讲“为学”的道理。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同学们还有没有不同意见啊?(转身走上讲台)

问题:

(1)结合教学实录,说说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联系。

(2)联系该片段说说教师在学生阅读学习中的作用。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训练必须与思维训练相结合,这是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真理。关于如何将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的问题,该教师的教学不失为典范回答。在本环节,教师借助语言进行了不着痕迹的思维训练:

首先,尝试将开头的两句话交换次序,引导学生思考原文所采用顺序的理由,得出从一般(大范围)到特殊(小范围)的顺序不能更换,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其次,从学生身边常用的例句说起,让学生体会到两句并列通常强调后句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最后,让学生认识到“难”与“易”之间由于存在“为”与“不为”而表现出的可逆性转化,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同时,教师在整堂课里多次采用连续追问,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敏锐性。

将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无疑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并肩前进,达到双赢目标的。该片段鲜明地体现了变“讲堂”为“学堂”,变“研究语言”为“学习语言”的语文教学本体论思想,凝聚了教师心血,与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让语文课堂显出了它独有的魅力。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提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只有转变教师角色,使教师变成真正的“引导者”,才能让学生从被动识记中解放出来,放声去读,放胆去想,放开去谈,通过自己的语言实践培养起语感。在片段中,教师的提问由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逐步引导,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他们思考与参与的积极性。在这一环节,师生通过多次问答完成了“感受语言,触发语感”的任务。而这一连串的问题设计,逐层深入,体现教师“导”的关键:导活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主感悟的灵气。

更新时间:2022-03-01 22:24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有“泥土诗人”之称的诗人是()。

  • A.臧克家
  • B.田间
  • C.艾青
  • D.许地山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将下列各项按所表示年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应是( )。

①不惑②垂髫③花甲④加冠⑤而立⑥古稀⑦半百

  • A.②④①⑦⑤③⑥
  • B.④②③⑥①⑦⑤
  • C.⑥⑤③②④⑦①
  • D.②④⑤①⑦③⑥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明朝初年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 A.增设军机处
  • B.采用三省六部制
  • C.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 D.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查看答案
单选题

1931年,一位给人们带来光明的科学家重病的消息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几十名记者为他守夜。每隔一个小时就对外发布一次消息:“灯”还亮着。这位科学家是( )。

  • A.瓦特
  • B.法拉第
  • C.爱迪生
  • D.爱因斯坦
查看答案
单选题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
  • B.察举制
  • C.科举制
  • D.行省制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 A.预设与生成
  • B.抽象与具体
  • C.数学与实际生活
  • D.过程与结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大碗岛的星期天》是哪一位画家作品?( )

  • A.修拉
  • B.梵高
  • C.莫奈
  • D.雷诺阿
查看答案
判断题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杜甫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能够使人联想到的美术作品是()。

  • A.《簪花仕女图》
  • B.《挥扇仕女图》
  • C.《虢国夫人游春图》
  • D.《虢国夫人夜游图》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点睛试卷3

  • A.0
  • B.1
  • C.2
  • D.3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