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某版本教材“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的部分内容如下。要求:(

某版本教材“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的部分内容如下。

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高级中学

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高级中学

要求:

(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个直观教具,展示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形态特征。

(2)利用所设计的教具,写出“精子的形成过程”一节的教学过程。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所选择的直观教具为挂图,因为挂图既有写实性,又有灵活性和创造性,能准确、规范和全面地表现出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可将复杂结构简约化、模式化;可将抽象过程具体化;可演示生命活动阶段性流程;可呈现生物体内外部各种联系;可以将整个流程很好地展示出来。而我们要展示的正是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挂图可将这个过程直观地表现出来。设计如下:

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高级中学

(2)教学过程:

1.总结减数分裂的概念,引出减数分裂过程

教师提问:什么是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有何特点?

(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引导学生说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小组讨论找出减数分裂的特点。PPT展示重点内容)

教师讲述: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中形成的。

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高级中学

(指导学生观察课本图2-1,阅读教材文字,同时用PPT展示图片)

教师讲述:睾丸里有许多弯弯曲曲的曲细精管。在曲细精管中,有大量的精原细胞。每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这说明精原细胞是通过哪种方式产生的?(学生回答:有丝分裂)而精子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说明精子的产生是通过减数分裂完成的。这个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是怎么减半的呢?这就是咱们接下来要讨论的话题,结合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来学习减数分裂的过程。

2.精子形成的过程

用多媒体完整播放一遍减数分裂全过程,播放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两次分裂各时期细胞的名称是什么,细胞数量有何变化,染色体有哪些行为变化。

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动画我们可以看到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数量和染色体行为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

(1)动画演示: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的过程。

观察分析减数分裂前的间期,精原细胞变为初级精母细胞时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细胞体积的变化。

(与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一致,染色体完成复制,此时染色体呈染色质丝的状态。细胞体积增大)

(2)分步演示:减Ⅰ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的动态变化和四分体形成过程。

展示挂图,看第一步:间期到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教师提问: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配对的是怎样的两条染色体?图中有几个四分体?

教师点拨讲解,引导学生总结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的概念:减数第一次分裂开始不久,初级精母细胞中原来分散的染色体进行两两配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进行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叫作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由于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叉互换,这是基因重组的一种方式。

(3)挂图演示:减Ⅰ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展示挂图,看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和后期的染色体形态。

教师提问:减Ⅰ中期和后期染色体发生了怎样的行为变化?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明确:减Ⅰ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4)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教师提问: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能否有不同的情况?

教师点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一个精原细胞只能有一种组合方式,最终形成两种类型的精子。多个精原细胞分裂,各种情形都能发生,因而一种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具有多样性。

(5)动画演示:完整的次级精母细胞形成过程。

观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到末期的过程,教师提问: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通过标记挂图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明确答案: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是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所以染色体的

“减数”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减少了怎样的一半?引导学生分析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特点(无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

教师提问:次级精母细胞会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数还会再减半吗?

(6)分析挂图中的次级精母细胞到精子的过程,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类似。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细胞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又减半。因此,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形成的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没有发生变化。最后精细胞变形为精子。

最后完整播放一遍减数分裂全过程,学生观察,再通过整体浏览挂图,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两次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细胞名称是什么?染色体有哪些行为变化?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复制、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粒分裂等过程。

(答案合理即可)

更新时间:2022-02-23 05:49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 A.预设与生成
  • B.抽象与具体
  • C.数学与实际生活
  • D.过程与结果
查看答案
判断题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点睛试卷3

  • A.0
  • B.1
  • C.2
  • D.3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 )等

  • A.评价手段
  • B.教学方法
  • C.教学手段
  • D.教学实践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第一部分数学学科知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高中数学专项训练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对高中数学的评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 B.正确评价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C.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评价
  • D.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单一化评价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第一部分数学学科知识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