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请基于下列某版本教材内容的片段,按照要求完成相应的教学设计。
请基于下列某版本教材内容的片段,按照要求完成相应的教学设计。
问题:
(1)分析本节内容的主要概念并参照《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要求及其附录中的案例,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四个维度,制订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科学实验是形成科学概念的基础,侧重“科学思维”教学目标的达成,请设计一组问题引导学生活动(从实验结果出发),促使学生形成概念。
(1)本节内容的主要概念如下所示。
生长素的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对生长素的敏感顺序为根>芽>茎。
顶端优势: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此它的发育受到限制,植株因而表现出顶端优势。
生长素类似物:人工合成的,具有与植物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的化学物质,如α一萘乙酸(NAA)、2,4-D。
教学目标设计:
①通过对已知研究成果的讨论与分析,认识到生长素在调节植物生长时表现出两重性;概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形成稳态与平衡的生命观念。
②通过对案例及实验结果的讨论,能进行比较分析,对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进行判断,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
③能够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利用一般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尝试设计“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方案。
④联系生活,介绍生长素、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际中的应用,能够分析并尝试提出生产实践方案。
(2)通过实验,展示生长素对不同植物器官的生理作用。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形成概念。
①对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什么关系?
②当生长素的浓度为10mol·L-1时,对根、芽、茎的作用效果分别是什么?
③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顺序是怎样的?
④三种器官对于生长素的敏感性反映出植物激素调节具有什么特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 )等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对高中数学的评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