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原则。
课程评价的总原则是:幼儿园课程评价应有利于发挥教师、园长及课程决策人员改进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研究精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评价应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的原则
幼儿园对教育教学计划执行情况以及教育效果进行测量与评估,要侧重于诊断与改进课程与教学的作用,不适合把评价只作为对教师工作或幼儿发展的鉴定手段。
(2)评价中要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原则
针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情况,教师会被当作主要的被评价者。因为教师是课程的执行者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执行者,评价是检核教师所采取的教育措施是否有效地实现了预定的目标。尽管如此,教师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检查”,而是把评价作为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能力,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的一种需要和手段。在每一次教育活动结束后,自觉地对活动过程进行分析与评价,正是教师主体性的反映。同时,在组织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是课程的主要评价者,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所以,在评价过程中,要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因为任何评价所提出的改进措施或建议都是要通过教师的活动才能得到落实的。外部评价者要充分与教师沟通,尊重他们的说明与意见,并把这个过程作为一个研讨的过程,共同商讨解决的方法和今后发展的方向,把评价的结果作为发展中的一个新起点。
(3)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的原则
教师在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进行评价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①评价目标要符合幼儿身心整体发展原则,避免偏重某方面而忽略身心其他方面的发展。
②评价内容及方法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应是幼儿可以理解的事物及能够接受的方法,尽量在日常活动中进行,使幼儿感到舒适自然,毫无压力。
③评价是要找出幼儿的优点,发现和发挥幼儿的潜能,以提供适宜的教育方案,而不是在幼儿中搞“排行榜”。
④评价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最好以幼儿自己的早期表现与现在的情况作比较,不要轻率地对幼儿进行相互比较。
⑤评价时要给予幼儿足够的参与机会,要接纳幼儿的看法,发展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让幼儿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增强自信心。
⑥评价要搜集不同方面的资料,包括对幼儿连续的定期观察和记录、家长提供的资料、幼儿的学习作品等,客观地加以整理和分析,不存偏见。
⑦评价的结果要清楚、有系统,并正面地告诉家长,使他们了解幼儿的发展进度,增强对幼儿成长的认识,以利于家园合作。
(4)评价应客观与真实的原则
评价还应做到客观和真实,这是对课程评价应持的一种科学态度,也是达到课程评价目的的保证。客观就是不抱成见,没有偏见,以评价的标准公正平等地对待人和事,把从各方面所搜集到的资料和数据,客观如实地加以描述,并以正确的教育观做出分析和判断。
总之,在实施幼儿园课程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必须遵循以上原则,以使评价更加科学、合理,更能发挥其作用,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在认识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毛泽东第一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的著作是( )
真理的具体性体现在( )。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
毛泽东在( )这篇文章中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理论。这种一脉相承具体表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