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伤势轻重以及是否需要应急处理?当出现呼吸停止或者心跳停止,或者两者同时停止时应如何急救?
(1)判断伤势的轻重
①根据发生意外的原因判断
可迅速危及生命的意外:如淹溺、触电、雷击、外伤大出血、气管异物、中毒、车祸等。这一类意外事故,必须在现场争分夺秒地做急救处理,以挽救生命。还有一类虽不会马上致命,但迟迟不做处理或处理不当,可造成伤残,如烧烫伤、腰椎骨折等等。上述意外伤害发生后,都需要进行急救。
②根据伤者的情况判断
a.呼吸:垂危病儿的呼吸可变得不规则,时快时慢、时深时浅,也就是出气不均匀,有明显的呼吸困难。
b.脉搏:可触摸桡动脉、颈动脉检查脉搏。严重创伤、大失血等病人,心跳加快,力量减弱,脉搏细而快。
c.瞳孔:瞳孔一般直径3毫米,左右两侧瞳孔大小相同,遇到光线能迅速收缩。当病儿头部受到严重伤害时,左右两侧瞳孔可大小不同,用光照射反应不灵敏,这是危险的信号。
(2)呼吸、心跳停止的急救
①呼吸停止的急救处理
不管因为哪种伤害,已经造成呼吸极其微弱或呼吸停止,要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口对口吹气法是国内外学者一致推荐的一种简便的人工呼吸方法,常可起到起死回生的效果。
②操作方法
a.畅通呼吸道:尽量清除病人口鼻中的污泥、痰涕。已昏迷者,舌根后坠,阻塞呼吸道,要将病人的颈部垫高,头部后仰,使舌根抬起,保持呼吸道通畅。
b.吹气方法:对小婴儿和对较大的儿童各有不同的要求。
(3)心跳停止的急救处理
当病儿心跳停止时,要立即用人为的方法来维持病儿的血液循环,使心脏重新跳动。胸外心脏挤压法是常用的心跳停止的急救处理方法。
操作方法:
①使病儿仰卧,背部有硬物支撑。
②挤压心脏:对新生儿,对3岁以下小儿和对年长儿童各有不同的要求。
③与口对口吹气同时进行:当呼吸、心跳同时停止时,胸外心脏挤压与口对口吹气须同时进行。可每吹一口气,做心脏挤压4~5次。为了避免吹气和挤压互相干扰,吹气时,挤压的动作暂停。若仅一名救护人员,可先吹两口气,再做8~10次心脏挤压,然后再吹两口气,再做8~10次心脏挤压,也能收到较好的抢救效果。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在认识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毛泽东第一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的著作是( )
真理的具体性体现在( )。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
毛泽东在( )这篇文章中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理论。这种一脉相承具体表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