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交变电流的要求是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交变电流的要求是:知道交变电流,能用函数表达式和图象描述交变电流。
材料二下面是人教版3—2第五章第l节“交变电流”的教材内容片段。
交流电的产生:教学用发电机产生的电流,大小和方向都在不断地变化,是一种交变电流。
图5.1—3是交变发电机的示意图。为了清楚,图中只画出了一砸线圈。线圈的AB边连在金属滑环K上,CD边连在滑环L上,导体做的两个电刷E、F分别压在两个滑环上,线圈在转动时可以通过滑环和电刷保持与外电路的连接。
图5.1—3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
假定线圈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运动,如图5.1—3甲至丁。我们考虑下面几个问题。
1.图5.1—3中,在线圈由甲转到乙的过程中.AB边中电流向哪个方向流动?
2.在线圈由丙转到丁的过程中,AB边中电流向哪个方向流动?
3.当线圈转到什么位置时线圈中没有电流,转到什么位置时线圈中的电流最大?
4.大致画出通过电流表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从E经过负载流向F的电流记为正。反之为负。在横坐标上标出线圈到达甲、乙、丙、丁几个位置时对应的时刻。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任务:(1)简述正弦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与最大值之间的关系。
(2)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交变电流”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2)教学设计如下:
(续表)
(续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 )等
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 )。
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 )。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