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位教师在《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中的教学片段,你认为这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明白道理,是否恰当?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师:这篇课文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异口同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什么意思?
生1:每个人都为我,我为每个人。
师:说得太简单了,谁能说具体些?
生2:就是所有的人做事情,都能为别人着想。自己做事情,能为所有的人着想。
师:你回答得真好。我们每个人都要争取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达到这样一种崇高的境界,世界会变得更美好。你们能做到吗?
生(齐声):能。
答案:(1)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存在一定的不恰当之处。
①通过分析这位教师的教学片断不难看出,教师在处理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问题。就教学过程及生成效果来看,这位教师显然没有很好地理解及把握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太注重教学知识的总结及传授,为讲中心而讲中心,忽视了语文课程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感染作用,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素养;
②在文章主旨的把握上,该教师采用较简单的问答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是有失偏颇的。这仅仅将教学主旨停留在让学生理解明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句话的表层意思上,而没能让学生真正通过这一主旨把握其文章深层次的目的——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深层内涵。
(2)如果我是这位教师,我会这样做:
①文章的中心来源于文本,在理解文中中心时,应结合文本具体分析,先让学生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文中是什么含义。
②语文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谈一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生活中是如何体现的,而不能以简单的问答的方式来讲解。
③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创造多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注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体验,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内涵。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在认识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毛泽东第一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的著作是( )
真理的具体性体现在( )。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
毛泽东在( )这篇文章中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理论。这种一脉相承具体表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