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该工程技术复杂且需采用大型专用施工设备,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建设单位决定采用邀请招标,共邀请A、B、C三家国有特级施工企业参加投标。 投标邀请书中规定:6月1日至6月3日9:00~17:00在该单位总经济师室出售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中规定:6月30日为投标截止日;投标有效期到7月30日为止;最高投标限价为4000万元;投标保证金统一定为100万元;评标采用综合评估法,技术标和商务标各占50%。 在评标过程中,鉴于各投标人的技术方案大同小异,建设单位决定将评标方法改为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评标委员会根据修改后的评标方法,确定的评标结果排名顺序为A公司、C公司、B公司。建设单位于7月8日确定A公司中标,于7月15日向A公司发出中标通知书,并于7月18日与A公司签订了合同。 在签订合同过程中,经审查,A公司所选择的设备安装分包单位不符合要求,建设单位遂指定国有一级安装企业D公司作为A公司的分包单位。建设单位于7月28日将中标结果通知了B、C两家公司,并将投标保证金退还给B、C两家公司。建设单位于7月31日向当地招标投标管理部门提交了该工程招标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
事件2:该公司还准备附近高校投资建设一幢建筑面积为30000m2的普通教学楼,拟采用工程量清单以公开招标方式进行施工招标。业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某造价咨询企业编制招标文件和最高投标限价(该项目的最高投标限价为9500万元)。 咨询企业编制招标文件和最高投标限价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2-1:为了响应业主对潜在投标人择优选择的高要求,咨询企业的项目经理在招标文件中设置了以下几项内容: (1)投标人资格条件之一为:投标人近5年必须承担过高校教学楼工程; (2)投标人近5年获得过鲁班奖、本省省级质量奖等奖项作为加分条件; (3)项目的投标保证金为75万元,且投标保证金必须从投标企业的基本账户转出;(4)中标人的履约保证金为最高投标限价的10%。 事件2-2:项目经理认为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款是基本的粗略条款,只需将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出台的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添加项目基本信息后附在招标文件中即可。 事件2-3:在招标文件编制人员研究本项目的评标办法时,项目经理认为所在咨询企业以往代理的招标项目更常采用综合评估法,遂要求编制人员采用综合评估法。 事件2-4:为控制投标报价的价格水平,咨询企业和业主商定,以代表省内先进水平的A施工企业的企业定额作为主要依据,编制了本项目的最高投标限价。此外,由于某分项工程使用了一种新型材料,定额及造价信息均无该材料消耗量和价格的信息。编制人员按照理论计算法计算了材料净用量,并以此净用量乘以向材料生产厂家询价确认的材料出厂价格,得到该分项工程综合单价中新型材料的材料费。 事件2-5:该咨询企业技术负责人在审核项目成果文件时发现项目工程量清单中存在漏项,要求做出修改。项目经理解释认为第二天需要向委托人提交成果文件且合同条款中已有关于漏项的处理约定,故不用修改。 事件2-6:该咨询企业的负责人认为最高投标限价不需保密,因此,又接受了某拟投标人的委托,为其提供该项目的投标报价咨询。
事件3:投标前,A投标人按照投标报价编制程序,召开了投标策略讨论会,拟采取不平衡报价,分析其利弊。会上部分观点如下:
观点(1):本工程基础工程结算时间早,其单价可以高报;
观点(2):本工程支付条件苛刻,投标报价可高报;
观点(3):边坡开挖工程量预计会增加,其单价适当高报;
观点(4):泵站厂房内装修工程图纸不明确,估计修改后工程量要减少,可低报;
观点(5):机电安装工程工期宽松,相应投标报价可低报。
事件4:中标公示期间,第二中标候选人投诉第一中标候选人项目经理有在建工程(担任项目经理)。经核查该工程已竣工验收,但在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管平台中未销号。
事件5:招标阶段,初设批复的管理设施无法确定准确价格,发包人以暂列金额600万元方式在工程量清单中明标列出,并说明若总承包单位未中标,该部分适用分包管理。合同实施期间,发包人对管理设施公开招标,总承包单位参与投标,但未中标。随后发包人与中标人就管理设施签订合同。
事件6:B投标人按招标要求提供了资格审查资料,包括“近3年财务状况表”、“近5年完成的类似项目情况表”等相关表格及其证明材料复印件。
事件7:在施工合同中,有关工程计量的部分相关条款如下:
(1)施工现场场地平整土方量,按招标图纸所示场地平整区域计算的有效体积以立方米为单位计量,包含在投标总价中。
(2)混凝土在冲(凿)毛、拌合、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操作损耗,以及为临时施工措施增加的附加混凝土量所需的费用,由发包人单独计算。
(3)混凝土结构中的止水、止浆、伸缩缝等按招标图纸所示各种数量以米(或平方米)为单位计量。
(4)灌注桩钢筋按招标图纸所示有效重量以吨为单位计量,由发包人按《工程量清单》相应项目有效工程量的每吨工程单价支付。搭接、套筒连接、加工及损耗等所需费用,发包人另行支付。
【问题】
1.事件1中,对于必须招标的项目,在哪些情况下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采用邀请招标?该建设单位及评标委员会在招标工作中有哪些不妥之处?请逐一说明理由。
2.针对事件2-1,逐一指出咨询企业项目经理为响应业主要求提出的(1)~(4)项内容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针对事件2-2~2-6,分别指出相关人员的行为或观点是否正确或妥当,并说明理由。
3.事件3中,哪些观点符合不平衡报价适用条件?分析不平衡报价策略的利弊。
4.事件4中,第二中标候选人的投诉程序是否妥当?调查结论是否影响中标结果?并分别说明理由。
5.指出事件5中发包人做法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6.事件6中的资格审查资料中“近3年财务状况表”应附哪些证明材料?财务状况包括哪些方面?
7.事件7中,有哪些不妥,如有请改正。
1.填土前,混凝土表面乳皮,粉尘及其上附着杂物必须清楚干净。靠近混凝疑土结构物部位不能采用大型机械压实,可采用小型机械夯或人工夯实,填土碾压时,要注意混疑土结构物两侧均衡填料压实,以免对其产生过大的侧向压力,影响其安全。
2.钢筋抽样检验不合格时,应及时对同一取样批次另取两倍数量进行检验,如仍不合格,则该批钢筋应定为不合格,不得使用。
护坡单元工程质量不合格时,应按合同要求进行处理或返工重做,并经重新检验且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程。混凝土试件,抽样检验不合格时,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对相应工程部位进行检验,如仍不合格,应由项目法人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并提出处理意见。
3.所含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未发生质量事故(若有,质量事故已按要求进行处理);工程外观质量得分率 75%(70%上);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资料基本齐全;工程施工期及试运行期, 单位工程观测资料分析结果符合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以及合同约定的标准要求。
4.还应包括主要设备制作(供应)商、运行管理等单位的代表。单位工程验收时,参建单位、运行管理单位、质量和安全监督机构、法人验收监督管理机关等单位可以列席验收会议。
5.A 代表漏洞;B 代表管涌;C 漫溢;D 代表决口;E 启闭失灵。
6.除合同工程完成验收情况外还包括:质量保修范围及内容、质量保修期、质量保修责任、质量保修费用、其他。
承包人已经提交竣工验收报告,发包人拖延验收的,竣工日期()。
(2019年) 根据《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属于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的是 ( )。
(2019年) 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说法,正确的是( )。
关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下竣工结算的编制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020年真题)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委托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的是涉及( )的装修工程。
把施工所需的各种资源、生产、生活活动场地及各种临时设施合理地布置在施工现场,使整个现场能有组织地进行文明施工,属于施工组织设计中( )的内容。
(2019年) 根据《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属于项 目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的是( )。
(2019年)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采取停止供电措施,除有危及生产安全的紧急情形外,应当提 前( )通知生产经营单位。
(2019年)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关于应急预案评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20年真题)根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取得安全生产件可证应当具备条作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