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工程 →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 安全实务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S露天铁矿2010年建成投产,设计年采出矿石1200×104
S露天铁矿2010年建成投产,设计年采出矿石1200×104?t,采场台阶高度15 m,采用φ250 mm及φ310 mm电动牙轮钻机穿孔,非电微差爆破,5 m3液压挖掘机铲装,汽车运输。采场生产由P公司总承包。
S露天铁矿优化后的爆破参数为:φ310 mm钻机穿孔,孔深17.5 m,单孔爆破面积60~70 m2、填塞长度不小于6m,前排单孔装药量630~700 kg、后排单孔装药量700~840 kg,单位炸药消耗量0.68~0.82 kg/m3,爆破产生的大块矿岩最大对角线长度小于1.4 m,大块率小于0.6%。
2018年12月15日,P公司技术员王某完成-30 m平台的爆破设计方案,具体为:4排炮孔,每排10孔,使用φ310 mm钻机穿孔,孔深17.5 m,单孔爆破面积约63~66 m2,总爆破体积约38700 m3,前排单孔装药量670 kg,其余单孔装药量770 kg,单位炸药消耗量0.77 ka/m3。
12月21日,P公司钻机班班长赵某安排φ250 mm钻机,按照王某的爆破设计方案确定的孔距和排距,完成-30 m平台的穿孔作业,实际平均孔深18.2 m。22日实施爆破作业时,前排单孔实际装药量为530 kg,其余单孔实际装药量为590 kg。
12月23日16时左右,采场遇大雾,能见度不足20 m,挖掘机司机张某在22日爆破形成的爆堆下进行铲装作业时,爆堆顶部一对角线长度达2.3 m的大块岩石突然滑落,将张某挤伤。
事故调查发现,事故爆区大块率达8.5%;无S露天铁矿对P公司的相关检查、考核记录无φ310 mm钻机变更为φ250 mm钻机穿孔的记录;无技术员王某对穿孔作业进行检查的记录。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22日爆破的实际单位炸药消耗量,并分析大块率高的原因。
2.按致损因素判断该起伤人事故的类型,并分析其直接原因。
3.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列出该矿采场存在的6项危险有害因素。
4.提出防范此类伤人事故的安全措施。
1.实际总炸药消耗量为530×10+590×30=23000 kg,因此实际单位炸药消耗量为23000÷38700=0.59 kg/m3。
大块率高的原因是实际单位炸药消耗量(0.59 kg/m3)小于设计量(0.77 kg/m3);若底盘抵抗线设置过大,爆破后也易形成根底和大块。?
2.该起伤人事故的类型为物体打击,直接原因是爆堆大块滑落,张某在爆堆大块下铲装作业,作业位置不当。
3.该矿采场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机械伤害、车辆伤害、物体打击、触电、坍塌、高处坠落、火药爆炸等。
4.防范此类伤人事故的安全措施:
(1)严格按照爆破设计组织穿爆作业。
(2)变更穿孔钻机应严格执行变更程序。
(3)严格落实现场监管责任。
(4)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5)在正确的位置进行铲装作业。
(6)及时处理大块矿岩。
(7)极端天气要严禁作业。
某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造成2人死亡,108人急性中毒,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事故的等级为()。
根据《建筑法》在建的建筑工程因故中止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自中止施工之日起( )内,向施工许可证发证机关报告。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下列生产经营规模较大的公司中,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是()。
某80m3金属储罐防静电的接地要求错误的是( )。
根据《建筑法》,关于施工许可的说法,正确的是( )。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属于一般事故的是( )。
根据《建筑法》实施施工总承包的工程,由( )负责施工现场安全。
某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有职工1500 人,其中管理人员160 人,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该企业应急救援的说法,正确的是()。
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周某,该公司发生爆炸事故,共造成10人死亡15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6000多万元。事故调查报告显示,该公司安全设备管理存在重大缺陷,需要时无法启动,造成本次事故的发生。法定代表人周某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该起事故责任追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下列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符合规定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