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 →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凡要求作选择回答的问题,应将
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凡要求作选择回答的问题,应将与所选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括号内。凡要求作陈述回答的问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相应区域。)
2010年,甲出版社与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丁某签订出版合同,出版了其个人作品集《经典儿歌》,双方约定的合同有效期为5年。2017年,乙出版社出版《经典儿歌大全》,版权页上载明张某编著,著作权人为乙出版社。2018年6月,丁某发现该书中有30首儿歌使用了自己的作品但未署自己的名字,同时发现乙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发布自己部分儿歌的朗读音频,遂将乙出版社诉至当地法院。
法院经过审理查明以下事实:乙出版社与张某签订《委托创作合同》约定,张某为《经典儿歌大全》一书提供100首儿歌;张某应保证所提供的儿歌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如因著作权问题引起争议,乙出版社不承担责任;《经典儿歌大全》及其中收录的儿歌,著作权归出版社所有,张某享有署名权并获得稿酬2万元。《经典儿歌大全》中,有《播篮曲》《马兰花》等30首儿歌与丁某享有著作权的儿歌完全相同。乙出版社微信公众号分10期播送了含有丁某30首儿歌的朗读音频。上述作品未给丁某署名,且未经许可修改了部分儿歌内容,亦未向丁某支付报酬。
问题一: 本案涉及丁某著作权的哪些权利?
问题二: 张某提供的100首儿歌属于哪种作品?请作选择回答。
A.张某受乙出版社所托创作的委托作品 B.张某与乙出版社的合作作品 C.张某的职务作品 D.张某的演绎作品
问题三: 《经典儿歌大全》版权页载明张某编著,著作权人却为乙出版社,这样权利归属的安排是否可行?为什么?
问题四: 乙出版社根据《委托创作合同》提出抗,,认为儿歌作品系张某提供,乙出版社不构成侵权。该抗辩是否有效?请简要分析理由。
问题五: 本案侵权人可能承担哪些民事责任?
问题一:署名权,修改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广播权
问题二:A
问题三:可行。因为这个属于委托作品,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可由双方协商一致决定。本案中,乙出版社与张某在委托合同中就著作权归属已经达成一致,所以是可行的。
问题四:无效。因为乙出版社没有尽到合理注意义务而将作品出版,扩大了侵权影响,应该负一定的连带责任。
问题五: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关于著作权许可使用,说法正确的有( )。
《汉语拼音方案》是( )等的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
下列句子中,存在名词使动用法的有( )。
审稿题:审读短稿,按审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或缺漏,并予以改正或弥补。
出版活动的一般过程由精神产品生产和物质产品生产两个基本阶段组成。其中,精神产品生产阶段包括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加工整理、审定发稿、制作样本和批量生产复本等内容。从事出版活动,应当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出版工作由编辑、印刷、发行三大环节组成,其中编辑工作是中心环节。编辑工作具有选择性、加工性、中介性、普及性等专业特点。一个合格的编辑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文化和职业素质,必须认真处理好与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一般来说,编辑离不开作者,作者离不开编辑,编辑可以随意修改作者的稿件。
作为出版工作成果的出版物,大体可以分为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六大类。这六大类出版物应该说是同时产生的。其中,期刊和报纸都是非连续性出版物。它们与图书相比,有很多相区别的特点,如期刊和报纸由众多作者的作品汇编而成、有一个固定的名称、内容上讲究系统性和稳定性、一般可再版或修订等。
开展现代出版活动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
关于数字出版产品的开放性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下列各类作品中,属于文字作品的有( )。
关于电影作品的著作财产权权利保护期,说法正确的是( )。
电子书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内容、阅读器和( )。
应取消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情况包括(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