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办公楼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形式采用筏形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P6。采用合成高分子卷材防水,地下室外墙采用外防外贴法。甲公司总承包施工。
事件一:在工程开工前,甲公司编制了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加盖受控章。
事件二:甲公司编制了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的网络图,如图1 所示:
图1: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时间单位:周)
事件三:甲公司将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报送监理单位审批,总监理工程师发现E、G 工作均应在B 工作完成后才能开始。甲公司按监理单位提出的工序要求调整了进度计划,各项工作持续时间不变。监理单位要求甲公司在计划实施中确保修改后的进度计划总工期与原计划总工期保持不变。原计划各项工作相关参数见表1。
表1:相关参数表
事件四:在地下室卷材防水施工前,项目部对施工班组进行了技术交底。具体如下:铺贴双层卷材时,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1/2 幅宽,且两层卷材相互垂直铺贴;地下室侧墙的卷材采用点粘法施工;先铺立面,后铺平面;从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与永久性保护墙的接触部位,采用满粘法施工;混凝土结构完成,铺贴立面卷材时,卷材接槎的搭接长度为80mm。
【问题】
1.事件一中,施工组织设计按编制对象可分为哪些形式?
2.事件二中,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求出总工期,写出关键线路(用编号表示)。参考参数标注示例,分别写出工作E、H 剩余两项参数。
3.事件三中,计算修改后的总工期,写出关键线路(以工作表示)。从赶工费最优的角度考虑,写出应压缩的工作项,每项工作压缩天数,列式计算所需赶工费用(元)。
4.进度网络计划的优化目标有哪些?进度计划调整的方法有哪些?
5.针对事件四中交底工作中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做法。
1.
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2.
(1)总工期:T=3+5+12+4=24 周;关键线路:①→②→③→⑦→⑧。
(2)E 工作:最迟完成时间15 周,自由时差0 周;
H 工作:总时差5 周,自由时差5 周。
3.
(1)修改后的总工期:T=3+8+12+4=27 周;关键线路:A→B→G→I。
(2)应压缩的工作项有B、E、G。
(3)B 工作压缩1 周,花费2000 元;E 工作压缩1 周,花费1000 元;G 工作压缩2 周,花费2×1200=2400 元。所需赶工费用=2000+1000+2400=5400 元。
4.
(1)优化目标有:工期优化、费用优化、资源优化。
(2)关键工作的调整、改变某些工作间的逻辑关系、剩余工作重新编制进度计划、非关键工作调整、资源调整。
5.
正确做法如下:
正确做法1:上下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正确做法2:地下室侧墙采用外防外贴法的卷材采用满粘法施工;
正确做法3:应先铺平面,后铺立面;
正确做法4:从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与永久性保护墙的接触部位,应采用空铺法施工;
正确做法5:卷材接槎的搭接长度,合成高分子类卷材应为100mm。
承包人已经提交竣工验收报告,发包人拖延验收的,竣工日期()。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最低保修期限不低于2年的工程有( )。
下列关于联合体投标的说法,错误的是 (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关于解决工程价款结算争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
预算定额是编制概算定额的基础,是以()为对象编制的定额。
关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下竣工结算的编制原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020年真题)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委托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的是涉及( )的装修工程。
(2020年真题)施工作业人员张某在作业过程中,发现吊装预制构件未绑扎牢固而失衡摆动,即将脱落直接危及人身安全,随即停止作业并迅速躲避。该情形属于张某行使( )。
(2020年真题)根据《消防法》。关于施工企业的消防安全职责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19年) 根据《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属于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