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的乐乐是某幼儿园学生,由于他在课堂上捣乱,还带头起哄,不听老师话,任课教师刘某一气之下拿起凳子打他,导致乐乐左侧一根肋骨被打断。
请运用有关教育法律法规评析上述教师行为,并说明任课老师刘某应该承担的责任。
(1)教师刘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并且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教师刘某应该受到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材料中,乐乐肋骨被打断,情节较为严重,教师刘某应该依法受到相应处分。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