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一位实习老师,教数学。他上课很有趣,但对学生很严格,如果有学生上黑板演示题目做不出题,他就会骂人。最严重的一次是,一个学习不好的男同学被教了好几次还做不对,他一怒之下就把人家的头往黑板上撞,用非常粗俗的话骂他。那个男生受不了这样的刺激,最后厌学,不肯再读书了,连高中都没上。
[问题1][简答题]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角度,分析这位实习老师的教学行为。
这位数学实习教师辱骂、体罚学生是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1)这位老师违反了教师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师应该对工作高度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而这位老师却没有耐心,没有做到耐心辅导学生,“把人家的头撞往黑板上”,导致学生厌学。
(2)这位老师违反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教师应实施素质教育,启发学生创新精神。而这位老师没有平等、公正、民主地对待学生,“用非常粗俗的话骂”学生,体罚学生。
(3)这位老师违反了教师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教师应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举止文明礼貌、谦虚谨慎。这位老师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对学生严格并没有错,但必须严而有度,严而有方,学生“做不出题,老师就会骂人”,体罚学生,这位老师没有以身作则,没有起到表率作用。
(4)这位老师违反了教师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教师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而这位老师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体罚学生,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没有用耐心和爱心教育学生。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五种基本能力,没有包含在其中的是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