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故事:母鸡萝丝去散步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她走过院子,狐狸紧紧

故事:

母鸡萝丝去散步

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她走过院子,狐狸紧紧地跟在后面。院子的中央有一只钉耙,狐狸一脚踩在钉耙上,钉耙一下子竖起来,“啪”的一声打在狐狸的脑门上,狐狸被打得头昏眼花。

母鸡继续往前走,她绕过池塘,狐狸还是紧紧地跟在后面。突然,狐狸脚下一滑,“扑通”一声,一头栽到池塘里,水花四溅,差点把狐狸淹死。

母鸡继续往前走,她越过干草堆,狐狸仍然紧紧地跟在后面。眼看就要靠近母鸡了,它向前一扑,却一下子钻进了干草堆里。

母鸡继续往前走,她经过磨坊。面粉袋的绳子缠在了母鸡的脚上,当狐狸经过的时候,面粉袋的口“哗”地打开了,面粉洒在了狐狸的身上,压得狐狸动弹不得。

母鸡继续往前走,她穿过篱笆。狐狸看见篱笆的缝隙太小,钻不过去,就用力一跳,不偏不倚正好跳到山坡上的小推车上。小推车顺着山坡轱辘轱辘往下滚。

母鸡继续往前走,她钻过蜜蜂房。狐狸趴在小推车上,“轰”的一声撞倒了蜜蜂房。蜜蜂房里的蜜蜂“嗡嗡”的纷纷地向狐狸飞去,狐狸撒开四条腿飞快地拼命逃走。

母鸡按时回到家吃晚饭。

根据所提供的“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故事设计一个大班早期阅读活动。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活动名称:母鸡萝丝去散步(大班早期阅读话动)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分析画面,初步认识“走过”“绕过”“越过”“钻过”四组汉字。

2.理解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之间的联系。

3.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能大胆表述自己对故事内容和情节发展的理解。

活动准备:

1.《母鸡萝丝去散步》图书及PPT课件。

2.《母鸡萝丝去散步》大图片6幅。

3.“走过”“绕过”“越过”“钻过”字卡。

活动过程:

1.出示封面,猜测故事情节,引起兴趣

(1)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有趣的图画书,书名叫《母鸡萝丝去散步》。

(2)你从封面上看到了谁?(母鸡萝丝,一只狐狸)

(3)那你来猜一猜这个故事可能讲些什么?(幼儿大胆阐述自己的猜想)

2.观察图片,并尝试根据观察来猜测故事的情节发展

(1)演示图片1~2.教师讲述故事1~2页。“母鸡萝丝走出鸡舍去散步,一只饿得发慌的狐狸从后面悄悄地跟了上来。萝丝走出院子,你在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

(2)提问:母鸡萝丝会被吃掉吗?可能会是什么结果,你来猜一猜,说一说。(请幼儿猜测故事的发展)

小结:原来故事还藏着这么多秘密。如果你仔细看画面,还能讲出更好听、更有趣的故事。

(3)出示池塘、干草堆、磨坊、篱笆和蜜蜂房的大图片,让幼儿分组猜测。

①萝丝还绕过池塘、翻过干草堆、经过磨坊、钻过篱笆、走过蜜蜂房,在这些地方可能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请你先挑一幅自己最喜欢的画面站在下面,然后仔细看一看,再猜一猜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②幼儿分组自由交流。

③每幅图片教师请一个幼儿讲述。

④讨论:萝丝散步时去过池塘、干草堆、磨坊、篱笆和蜜蜂房等地方,它是怎样来到这些地方的?你看到了哪些动作?

出示字卡,集体念读“走过”“绕过”“越过”“钻过”。

3.师幼完整阅读,感受作品的幽默和风趣

(1)演示PPT课件,请个别幼儿完整讲述故事。

(2)幼儿边看图边听教师示范加入拟声词,声情并茂讲述图片1~3页。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一只狐狸跟在他后面。萝丝走过院子,狐狸扑上来(停顿一下),“铛……”钉耙狠狠地打在狐狸的脸上。萝丝又来到池塘,狐狸又扑向萝丝,“扑通……”狐狸掉进了池塘里。

(3)演示剩余图片,引导幼儿用相同的方法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

幼儿交流讨论故事情节,加入适当的表示声音的词语进行讲述(“哗”“咣当”“嗖”“轰隆”“嗡嗡”……),教师请个别幼儿选择喜欢的情节加入拟声词讲述。

(4)教师加入拟声词,声情并茂完整地讲述故事。幼儿边看书边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

4.演示PPT课件,师幼共同讲述,体验阅读的快乐

现在老师来讲母鸡萝丝散步的故事,小朋友们来讲狐狸发生的故事,讲的时候加入拟声词和动作。

活动延伸:

1.可以和孩子继续讨论: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

2.在语言区进行角色表演。

更新时间:2021-09-11 21:46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 A.知识
  • B.能力
  • C.个性
  • D.品德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 A.班级
  • B.学校
  • C.家庭
  • D.社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 A.热爱教育事业
  • B.热爱学生
  • C.教书育人
  • D.开拓创新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 A.生产力
  • B.文化
  • C.科学技术
  • D.政治经济制度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 A.A
  • B.B
  • C.C
  • D.D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