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下学期,陈老师发现,班上仍有一些幼儿会抢别人的玩具,他们的理由是:“我喜欢这玩具,我要玩”。请设计一个教育活动,解决上述问题,要求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及活动过程。
中班社会教育活动:做个不争不抢的小朋友 一、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愿意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大家一起玩、 不独占、争夺玩具。
2.认知目标:初步学习轮流玩、一起玩,了解分享的含义。
3.行为技能目标:通过游戏活动,能够掌握交流玩的方法以及人际交往的技能。
二、活动准备
1.视频录像《陈老师带来的新玩具》
2.幼儿阅读用书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视频录像,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视频播放《陈老师带来的新玩具》,玩具播放的画面如下:
1教师带来了一架崭新的飞机模型,投放在科学角。
2.孩子们在你争我抢这架飞机,谁都不愿意让步。
3.飞机模型在争抢中被撕坏。
(二)通过谈话,引导幼儿初步感受“争抢”和“分享”。
1.教师提问:
(1)视频里发生了什么事孩子们做得对吗为什么
(2)针对视频中幼儿出现的矛盾,你有什么解决办法
2.引导幼儿大胆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师小结:争抢的后果是谁都玩不了新玩具,独占、争夺玩具会带来不愉快,所以我们要学习分享。
(三)通过游戏活动,掌握交往技巧。
1.引导幼儿讨论:一种玩具大家都想玩,又要玩得高兴,可以怎样玩
2.引导幼儿说出轮流玩、交流玩,如你先玩,他再玩,我后玩等。
3.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说说:画面上的小朋友是怎么样玩玩具的你喜欢谁为什么请你在圆圈里给会与大家一起玩玩具的小朋友打√。
四)儿歌小结。
好玩的玩具都爱玩,你玩玩、我玩玩,不争也不抢,大家都开心。
四、活动延伸
以家园共育的方式进行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与爸爸妈妈分享本次活动的内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 )等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对高中数学的评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