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3)班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布置了学生自行踢球,自己则在操场旁边玩手机。踢球过程中,学生孙刚和吴军为抢球发生争吵、扭打,孙刚被重重地打倒在地,造成手臂折断。旁边的同学赶紧向体育老师汇报,几名男同学协助体育老师将孙刚送往医院.学校则立即通知孙刚父母,医院经检查后确认孙刚需要手术治疗。依据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在这起事故中关于责任承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因学校、学生或者其他相关当事人的过错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相关当事人应当根据其行为过错程度的比例及其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相应的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当事人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非主要原因,承担相应的次要责任。学生吴军把孙刚重重地打倒在地,造成手臂折断.应该负主要责任:事故在学校发生,是体育老师监管不力造成的,故学校应该负次要责任,负责相应赔偿。第二十八条规定,“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吴军是未成年人,应由其监护人负责赔偿。故B、C两项正确。第二十七条规定.因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中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予以赔偿后.可以向有关责任人员追偿。故D项正确。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