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认识新朋友的主题,设计一个幼儿园中班活动方案。要求写明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
我的好朋友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交新朋友的愿望,感受拥有新朋友的快乐。
2.进一步了解名片的作用。
3.能大胆地介绍自己,与同伴分享、合作。
一、活动准备
1.录音带:歌曲《找朋友》。
2.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一张名片,自带一件物品。
二、活动过程
活动前半部分分别在菠萝班、香橙班两个班上进行。
1.游戏《猜猜我是谁》,引入活动。
(1)刚才参加游戏的小朋友,蒙上了眼睛,为什么都能很快猜出后边的小朋友呢?(因为我们都是一个班的同学,天天都在一起,很熟悉了,我们都是老朋友了)
(2)我们菠萝班的老朋友天天都在一起,你们快乐吗?
(3)为什么很快乐?
(4)那如果我们有了更多的朋友会怎么样呢?
(3)你们想认识新朋友吗?
2.两位邻班教师(本班幼儿不认识的老师)带着礼物出现。
“当当当……”响起敲门卢,老师打开门后说:“真巧,一说到新朋友,现在就有新朋友来了。请进!”
新老师与小朋友打招呼,并分别作自我介绍。
3.幼儿做自我介绍。
(1)刚才我们认识了新老师,现在怎样让新老师认识我们呢?
(2)请幼儿分別用名片、口头介绍。
(3)名片上面有些什么内容?(姓名、电话号码、住址……)
(4)教师小结名片的作用。(名片能让别人记得更清楚、更长久)
4.自由交流活动。
老师听说香橙班的小朋友也在找新朋友,老师和他们约好了在音乐厅见面,现在,让我们带上名片和礼物,一起去认识新朋友吧。
(1) 音乐开始,两个班的小朋友分別从两个门进入。
香橙班:你们好,我们是香橙班的小朋友,香橙香橙,快乐心情!
菠萝班:你们好,我们是菠萝班的小朋友,菠萝菠萝,健康快乐!
两个班的老师分別作自我介绍:
(2)幼儿自主交往。
5.小结:请幼儿和自己新认识的朋友手拉手在一起。
师:你认识了儿个新朋友?你是怎么企业认识的?你和新朋友一起做了什么?你感觉怎么样?
小结:和朋友在一起真快乐,朋友越多,我们的快乐也越多。
6.音乐《找朋友》结束
师:认识了新朋友真高兴。现在让我们和新朋友一起吧歌跳舞吧!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