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下列材料设计一个中班的活动方案,要求写出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
筷子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孩子们每天都能看到大人们用筷子吃饭。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园一般在中班开始让幼儿学习使用筷子吃饭。观察发现,中班的幼儿,大部分会使用筷子,有少数不会使用筷子,在会使用筷子的幼儿中,也有很多姿势是不对的。
中班健康活动:筷子夹夹夹 一、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活动的乐趣。
2.知道筷子发源于中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餐具。
3.能正确地使用筷子,锻炼手指的灵活性。
二、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个盘子、一个碗,棉花糖、黄豆、饼干、小馒头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提问导入,教师出谜语“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幼儿猜谜底。
2.活动发展
(1)教师简单介绍筷子的历史及作用。
(2)幼儿自由练习使用筷子夹盘子里的东西,教师巡回观察。
(3)幼儿分享自己夹东西的过程,什么好夹,什么不好夹。
(4)教师总结正确使用筷子的动作要领:右手五指自然弯曲,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夹住一根筷子,大拇指底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另外一根筷子,小拇指自然弯曲,夹食物时先张开筷子,夹住食物后要夹紧。
(5)幼儿自由练习使用筷子夹盘子里的东西,教师巡回观察并给予指导。
3.活动结束
幼儿玩夹棉花糖比赛,每人一双筷子、一个盘子、五个棉花糖、一个空碗,幼儿进行比赛,看谁夹得最快。
四、活动延伸
将筷子、小馒头、饼干等材料投放到区域中,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当幼儿夹得又快又好时,可以奖励给幼儿一块饼干。)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