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陈斌是某小学的学生,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贪玩,学习不努力,每次考
陈斌是某小学的学生,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贪玩,学习不努力,每次考试他都抱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这次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
请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
(1)陈斌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如果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
(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韦纳的归因理论有何意义?
(1)不正确。陈斌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运气),这样他就对自己的行为不用负责,因此学习动机不高,学习成绩也不会提高,甚至会越来越差。 (2)该学生应该将其考得不理想归因于自己内部的、可控制因素(如不努力)。如果他认为学习失败是不努力造成的,那他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3)意义:①教师根据学生的自我归因可预测其此后的学习动机。学生自我归因虽未必正确,但却是重要的。因为归因促使学生在从了解自己到认识别人的过程中,建立起明确的自我概念,促进自身的成长。而如果学生有不正确的归因,则更表明他们需要教师的辅导与帮助。②长期消极的归因不利于学生的个性成长,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反馈的作用,并在反馈中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正确归因,重塑自信。韦纳发现,在师生交互作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自己成败的归因,并非完全以其考试分数的高低为基础,而是受到教师对他的成绩表现所做反馈的影响。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