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下面是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的一堂教学设计的教学过程部分。Teac

下面是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的一堂教学设计的教学过程部分。

Teaching procedures :

Step 1 Analyze the task

Ask students to analyze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xercise.

Step 2 Brainstorming and mapping

( 1 ) Four students in a group. Ask students to review the content about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in study in Section A and Section B.

(2) Ask students to do a survey about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nd then give some advice.

①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②How often do you eat vegetables?

③How often do you eat fruit?

④How many hours do you sleep every night?

⑤How often do you drink milk?

⑥How often do you eat junk food?

⑦How often do you drink coffee?

Step 3 Drafting

( 1 ) Instruct the format and structure of a letter.

(2) Ask students to draft their letters independently.

Step 4 Revising and proofreading

(1) Ask students to work in groups and revise their letters.

根据上面所给的信息,从下列三个方面作答:

(1)该教师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2)对该教学过程的设计进行评价。

(3)针对该教学设计的缺点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该教师采用了过程写作法。该课堂教学的步骤包括了brainstorming,mapping,drafting,revising和proofreading等过程,这些都属于写作教学的过程设计。

(2)评价:

优点:从本节写作课可以看出,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一部分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从审题到收集素材,再到写作文提纲和起草作文阶段都能起到一定的帮助和带动作用。能让基础比较差的同学不放弃英语写作,还能让他们知道该写什么、怎样写,什么样的作文是好作文。对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来说,这样的写作模式能让他们在共同的合作探究学习中对英语的基本句型和文章的结构布局,再到句子的润色加工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收获。特别是在作文修改和佳作欣赏阶段。

缺点:①课程缺少导入的过程。学生没有做好进入课堂的准备课程就开始了,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②任务直接呈现出来,学生只能较为被动地接受,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③对于写作格式的教学和讲解过于直接,没有启发学生思考的过程,同样也是学生被动地接受。④最后学生写完之后,老师没有给予学生展示其作品的机会,缺乏相应的评价。

(3)建议:①加入导入过程。例如,可以让学生讨论他们的作息时间或是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常用的与朋友沟通的方式。②可以先让学生讨论写信有什么好处,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明白本课堂的目的,也可以让学生有写作的目的,而不只是单纯地为了完成练习而进行被动地写作。③可以让学生讨论完写作的好处之后,展示一篇信件,让学生通读整篇信,并理解信件的主要内容和信件的格式及结构,最后老师再带领学生一起总结。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了解信件的格式和基本结构,并且能够激发学生思考。④在学生写完之后,老师在征得学生允许的情况下,挑出1-2篇进行展示,并对信件的格式、结构等予以鼓励为原则的评价。

更新时间:2021-09-15 09:41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 A.知识
  • B.能力
  • C.个性
  • D.品德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 A.班级
  • B.学校
  • C.家庭
  • D.社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 A.热爱教育事业
  • B.热爱学生
  • C.教书育人
  • D.开拓创新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 A.生产力
  • B.文化
  • C.科学技术
  • D.政治经济制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