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
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
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 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单元导语
本单元所选课文大多是写景的古代散文。有的表达旷达胸襟,有的流露自得其乐,有的抒发闲适之情。所记景色不同,写作心境不同,却都是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学习本单元要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这些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要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
课文导语
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因孟浩然、李白、杜甫等人的题咏,在唐代就已声名远扬,更因宋代范仲淹的这篇名文而熠熠生辉。让我们循着本文的记述,做一次洞庭之游,去感受那万顷碧波的阴晴明暗,去聆听作者那先忧后乐的拳拳心语。
课后练习
一、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二、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
1.乃重修岳阳楼。
2.属予作文以记之。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5.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
6.微斯人,吾谁与归。
三、思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把你的认识写成一段文字,与同学交流。
学生情况
八年级,班级 50 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条件
教师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 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确定的依据。
注意题干要求的范围在第②③④段。
(1)第②段,“在时间的沉绽下它自会出现”中“沉绽”的“绽”写错,应为“淀”。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淀”字的意思为“液体里沉下的东西,亦指难溶解的物质下沉到溶液底层,从而凝聚和积累”,而“绽”字的意思为“在无声无息中发生的开裂”。根据语境或词境可知,描写的是“凝聚,积累”,故应为“沉淀”。
(2)第③段,“在寻找的过程中,我迷芒过,犹豫过,徘徊过”中“迷芒”的“芒”写错,应为“茫”。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茫”字的意思为“模糊不清,对事理全无所知”,而“芒”字的意思为“某些禾本科植物种子壳上的细刺”。根据语境或词境可知,描写的是“生活或者工作不知道该如何进展,没有方向感”,故应为“迷茫”。
(3)第④段,“给自己一盏灯,让自己的心胸更开阔,让自己的头脑更睿志”中“睿志”的“志”写错,应为“智”。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智”字的意思为 “聪明,见识”,而“志”字的意思为“志向”。根据语境或词境可知,侧重于“聪慧;明智”,故应为“睿智”。
(4)在第④段中出现这样一句话“给自己一盏灯,让自己的目标更坚强,让自己的信念更坚韧”,此句犯了搭配不当的错误。“坚强”不能形容抽象事物,因此“目标”不能和“坚强”进行搭配,可与“明确”进行搭配。“信念”不能和“坚韧”进行搭配,可与“坚定”进行搭配。
有“泥土诗人”之称的诗人是()。
将下列各项按所表示年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应是( )。
①不惑②垂髫③花甲④加冠⑤而立⑥古稀⑦半百
明朝初年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1931年,一位给人们带来光明的科学家重病的消息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几十名记者为他守夜。每隔一个小时就对外发布一次消息:“灯”还亮着。这位科学家是(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大碗岛的星期天》是哪一位画家作品?( )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杜甫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能够使人联想到的美术作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