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关于离子反应的内容标准是: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材料二某版高中教科书化学l中“离子反应”的部分内容?

由于电解质溶于水后成为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必然有离子参加,这样的反应称作离子反应。

【实验2-1】?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预测试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名师预测试卷2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预测试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名师预测试卷2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本节内容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要求:?

(1)材料二中“实验1”和“实验2”的现象分别是什么?

(2)完成“离子反应”的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1)实验1无明显现象,实验2有白色沉淀出现。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原理;了解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离子反应的本质: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学会一般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在学习离子反应过程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电解质和电离的概念。

过渡:有上述知识作基础,下面我们学习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电解质在溶液里的反应必定有离子的参加,离子间是如何进行反应的呢 反应的本质是什么呢

[推进新课]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0~31页的内容,进行自学。

[学生分组实验1做实验。通过操作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培养直觉行动思维。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预测试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名师预测试卷2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预测试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名师预测试卷2

过渡:电解质在水作用下可解离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这些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间的反应。

更新时间:2021-09-30 06:48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 A.知识
  • B.能力
  • C.个性
  • D.品德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 A.班级
  • B.学校
  • C.家庭
  • D.社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 A.热爱教育事业
  • B.热爱学生
  • C.教书育人
  • D.开拓创新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 A.生产力
  • B.文化
  • C.科学技术
  • D.政治经济制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