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案例:某版本化学教科书“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的片段。1.观察
案例:
某版本化学教科书“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的片段。
1.观察下列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及所得的结论填入表2—3。
实验1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去一端的表层。观察表面的颜
色;将其放置在空气中,观察表面颜色的变化。
实验2将一小块金属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3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投入一小块(约绿豆大小)金属钠,观察实验现象。
2.根据上述反应中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总结钠在反应中体现出的性质。
问题:
(1)“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属于高中__________模块的内容(填模块名称)。(2分)
(2)实验1、2、3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1:(2分)
实验2:(2分)
实验3:(2分)
(3)根据实验l、2、3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总结钠在反应中体现出的性质。(4分)
(4)在实验2中,观察到少量黑色物质的出现,试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4分)
(5)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4分)
(1)化学必修1(2)实验1:钠表面光亮的银白色逐渐暗淡。实验2:钠首先熔化成球状,然后剧烈燃烧,发出黄色光,生成淡黄色固体。实验3:钠浮于水面上:和水发生剧烈的反应,反应中放出的热量能使金属钠熔化成小球;产生的气体使钠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生成碱性物质,因而溶液变红。(3)由钠容易切割体现了钠的硬度低;保存在煤油中、在空气中钠表面光亮的银白色逐渐暗淡、加热剧烈燃烧表明钠容易被空气氧化:与水可以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体现了强的还原性;加热和与水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钠熔化成球状体现了熔点低。
(5)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可按如下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
①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观察的重点;
②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全面观察;
③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及时记录实验信息;
④引导学生客观观察,如实记录现象。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