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李老师在上鉴赏课《人类生活真实再现》一课中,展示国画《捣练图
李老师在上鉴赏课《人类生活真实再现》一课中,展示国画《捣练图》和油画《拾穗者》,提问:这两件作品有什么区别?这些作品都是以什么为基础进行创作的以及想要表达什么?接下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回答。在学生回答中,他们紧紧围绕油画和国画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以及他们分别喜欢和不喜欢那幅作品进行浅层次的回答,没有达到美术鉴赏学习的要求。
问题:请你分析本课的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学生通过“美术鉴赏”模块的学习,应该能够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地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并发表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分析、解释和评价美术作品。材料中的李老师,没有教授学生如何欣赏这两幅作品,也没有帮助学生寻找欣赏作品的角度.导致学生只能围绕喜欢和不喜欢浅层次的方面来进行回答。改进建议:李老师应该在上课时先讲授一下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文化情境来认识美术作品的背景、内容、意义、风格特点,让学生能用美术术语分析美术作品,然后再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交流.最后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与同学分享。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五种基本能力,没有包含在其中的是
"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 )。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