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请按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要求:(1)做到文

请按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

要求:

(1)做到文本格式规范,具备基本要素。

(2)根据需要选择和处理教材内容。

(3)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4)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5)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

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预测试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名师预测卷4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课题】人物抓拍【课时】l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人像摄影的方法,学会通过调整相机光圈、快门等进行人像抓拍。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对比、练习等方式抓拍,学会人物抓拍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抓拍动态的美感,提高对人物动态美的感知度,体验摄影所表现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掌握人像摄影的抓拍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恰当运用人物拍摄技巧.拍出生动自然的人物动态照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照片、照相机。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设置游戏,导人新课

游戏导入,教师邀请一个小组的学生到讲台玩游戏,教师观察学生并拍摄两组照片,一组静态摆拍,一组动态抓拍,连接到投影仪,请同学说说喜欢哪一组照片,并说明理由。

学生交流回答,揭示课题:人物抓拍。

活动二:赏析作品.引导想象

(一)感知摄影艺术魅力

1.感知光线

(1)利用课件出示一组同一画面主体不同光线运用的照片,并讲述顺光与逆光的概念:光从被摄物体后面投射产生逆光效果,光从被摄物体正面投射则是顺光效果。使学生通过照片感受不同光线运用在拍摄时的不同效果。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提出问题“顺光和逆光分别适合什么样的拍摄情景?”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顺光适合主体物简单的画面构图,关注细节。逆光适合主体物较多的场景。勾勒轮廓。

2.体验不同光圈和快门效果

出示任务:教师做动作,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照相机对老师拍摄,调整光圈大小和快门速度,不断拍摄.总结比较。同组学生观察其他人拍摄好的照片,并和自己的照片对比。教师提问:拍摄运动的物体用什么样的光圈和快门效果更好’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较大的光圈和较快的快门,可以获得较大的景深,同时虚化背景。突出前景主体。

出示作品,学生欣赏。教师提问:照片中的生动的人物动态是怎样恰如其分地表现的?有什么摄影原理?

学生欣赏并回答。教师总结:照片中的女孩神态自然,要做到抓拍得当又不失真,要运用较长焦距的镜头在远处进行拍摄。这样被摄者才不会被周围环境影响,从而保持最为生动自然的姿态。

活动三:示范操作.实践练习

1.教师演示

展示一张上课时抓拍的学生动态照片,并分析拍摄注意事项:

(1)手要稳,防止晃动造成的图像模糊。

(2)拍摄时根据对象及环境选择使用顺光还是逆光。

(3)拍摄动态照片使用较大光圈和较快快门。

2.课堂练习

运动场上隔壁班学生正在上体育课,要求学生携带摄影工具在15分钟时间内对运动场上的学生进行抓拍,要求主体明确,动态生动自然。(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表扬有创意的作品,对个别学生进行照相机使用方法指导。)

活动四:交流评议.拓展提高

1.学生展示交流

(1)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且介绍自己的抓拍心得和方法。

(2)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并从构图、光线选择等方面交流评议。

(3)教师总结评议。

2.拓展提高.小结作业

通过欣赏作品回忆摄影知识,感受抓拍下丰富的肢体语言带来的感染力。

鼓励学生课下抓拍生活中丰富的人物形象,下节课分享点评。

【板书设计】

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预测试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名师预测卷4

更新时间:2021-09-06 14:43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五种基本能力,没有包含在其中的是

  • A.推理论证能力
  • B.运算求解能力
  • C.数据处理能力
  • D.几何作图能力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 )。

  • A.下棋
  • B.战场
  • C.戏台
  • D.房间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 A.童年期
  • B.少年期
  • C.青年期
  • D.成年期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 A.顺序性
  • B.个别差异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 A.知识
  • B.能力
  • C.个性
  • D.品德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 A.班级
  • B.学校
  • C.家庭
  • D.社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 A.热爱教育事业
  • B.热爱学生
  • C.教书育人
  • D.开拓创新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