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张老师在《装饰图案》一课新课讲授过程中,现场在纸上画了一个花
张老师在《装饰图案》一课新课讲授过程中,现场在纸上画了一个花瓶的轮廓,将“花瓶”对折裁下,先画好半个花瓶的装饰图案,再放置在事先准备好的空白花瓶的画纸上。接着,张老师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小块装饰花纹纸片,引导学生自主给瓶颈、瓶口和瓶身添加装饰花纹。几组学生分工合作,给花瓶添加了不同的单独纹样或连续纹样。
问题:
(1)教师让学生拼贴图案,而不是画图案的方式好不好?为什么?
(2)这是什么学习领域的课?如果换做你,你会怎么设计?
【知识点】教学实施、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
(1)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通过画一画、做一做装饰图案,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寓教于乐,因此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好的。
(2)根据教学内容,不难判断本课是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课程。如果是我来设计本节课,大致思路如下:导入图片《装饰纹样》——渗透人文知识——探索设计技法——欣赏开拓思路——设计造型图案——师生互动评价——艺术延伸生活。从而使本节课环环相扣,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的美术课程性质。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