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案例胡老师在完成“书法”模块教学后,举办了一个主题为“书写传
案例
胡老师在完成“书法”模块教学后,举办了一个主题为“书写传统的”学生作品展览会,他要求学生将创作构思写在作品简介上,同时, 他还举办了一个座谈会,邀请其他学科老师、家长代表和学生参加“我爱书法”的座谈会,大家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 ...
问题:
(1)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你觉得胡老师的这次教学合理之处并说明理由(10分)
(2)你觉的胡老师用了哪些评价建议。(10分)
(1)我认为胡老师做法合理,理由如下: ①《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提倡多主体评价”“建立以美术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美术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 不断改进教学,促进自身不断成长。”。案例中胡老师不仅要求学生在创作构思上写上作品简介,还邀请家长和老师、其他学生一起举办了“座谈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这是学生采用自评、互评以及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评价等方式,体现了胡老师提倡多主体评价。胡老师的做法不仅能促进学生发展,还能改进教师教学的以及推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
②《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注重质性评价,提倡成长记录评定。”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在成长记录中收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包括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美术作业、相关美术信息(文字或图像资料等)、自我反思以及他人评价的结果等。案例中胡老师,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创作构思写在“作品简介”上,这样有利于胡老师能通过学生的美术学习成长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学生的潜能和发展需求,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总之,案例中胡老师的做法符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
(2)①从按评价的主客体上分,案例中胡老师主要运用了多主体评价的方法,即引导学生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让每一位评价者都有机会参与进来在相互激励中共同发展。
②从按评价功能上,胡老师采用终结性评价方法,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美术作品展示出来,这对于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加强学生自我评价评价,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 )。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 )的过程。
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是( )。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