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资格 → 教师资格 →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在“平行线的性质”的新授课上,一位教师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片段:
在“平行线的性质”的新授课上,一位教师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片段:一、复习
1.如何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来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2.把它们已知和结论颠倒一下,可得到怎样的语句?"它们正确吗?二、新授
1.实验观察.发现平行线第一个性质。
在此基础上指出:“平行线的性质2(定理)”和“平行线的性质3(定理)”。3.平行线判定与性质的区别与联系。
投影:将判定与性质各三条全部打出。
? ? (1)性质:根据两条直线平行,去证角的相等或互补。(2)判定:根据两角相等或互补,去证两条直线平行。联系是:它们的条件和结论是互逆的。性质与判定要证明的问题是不同的。
? ? 针对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 ? (1)本教学片段运用什么导入方法?并简述这种导入方法的优点。(7分)
? ?(2)简述本节课内容的教学目标。(5分)
? ? (3)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分别是什么?(5分)
? ? (4)为了进一步巩固平行线的性质定理,请设计相应例题和习题各一个,并写明解题思路。(13分)
(1)本教学片段运用了复习导人。这种导入方法利用新旧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即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发展与延伸,从而找出新旧知识联结的交点,由旧知识的复习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导入新课。通过这种方法导入新课可以淡化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使学生迅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能有效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难度。 (2)①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
②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并能运用它们作简单的推理。(3)重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
难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和怎样区分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4)例题:如图所示,已知:AD//BC,∠AEF=∠B,求证:AD//EF。
分析:(执果索因)从图直观分析,欲证AD//只需∠A+∠EF=1800
(由因求果)因为AD//BC,所以∠A+∠B=1800,又∠B=∠AEF,所以∠A+∠AEF=180。成立。于是得证。
证明:因为AD//BC.
所以∠A+∠B=180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因为£AE聘[曰,(已知)
所以∠A+∠AEF=1800,(等量代换)
所以AD//EF.(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
练习:如图所示,已知:AE平分∠BAC,C E ,且AB//CD。且AB∥CD
求证:∠l+∠2=900。
证明:因为AB//CD.
所以∠BAC+∠ACD=1800.
又因为AE平分∠BAC,CE平分∠ACD,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 )等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对高中数学的评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