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教师资格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案例:某同学对一道习题的解答如下:题目:如图所示,空间有水平

案例:某同学对一道习题的解答如下:

题目:如图所示,空间有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与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竖直固定的绝缘长杆上套有一个带正电的小球,带电量为q、质量为m,小球和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mg>μqE。现使小球由静止释放,求小球在下滑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真题(高级中学)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真题(高级中学)

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历年真题,201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真题(高级中学)

问题:

(1)指出学生答题的错误,分析答错的可能原因;(5分)

(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和解答该习题。(15分)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I)该生错误地认为物体受到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力,就会产生摩擦力,于是错误地认为洛伦兹力、电场力均会产生摩擦力。该生没有理解题中物体的运动过程,没有理解摩擦力的产生的条件,以及在该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大小的变化。

(2)老师:对于这类问题的研究思路是怎么样的

学生:先考虑物体受力情况,然后分析运动情况。

老师:这个题目的关键在于摩擦力的变化情况,你还记得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吗

学生:首先要先有弹力.然后接触面粗糙。

老师:好。你能试着分析一下运动过程中的弹力的变化吗

学生:开始时静止,受到重力G、向左的支持力Ⅳ、向上摩擦力,,向右的电场力F。随着小球下滑,速度逐渐增大,此时便产生向左的洛伦兹力,由于水平方向要平衡,所以支持力Ⅳ减小,向上的摩擦力,随之减小。

老师:对,注意这里的摩擦力变化,是因为支持力发生了变化。按照这个思路,你能继续分析一下物体接下来的运动状况吗

学生:洛伦兹力增大到与电场力相等时,此时支持力N=0,所以f=0,竖直方向只受重力,加速度a达到最大,mg=ma,解出a=g接着小球仍然向下运动,速度增大,向左的洛伦兹力增大,此时产生了向右的支持力N,N逐渐增大,导致,又逐渐增大,直到f=G时,达到最大速度口。

老师:对的,那就是说,在整个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增大到g,后逐渐减小。你能总结一下这一类题的解题思路吗

学生:先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要时刻考虑力的变化情况。

更新时间:2021-09-29 03:20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的关系。

  • A.预设与生成
  • B.抽象与具体
  • C.数学与实际生活
  • D.过程与结果
查看答案
判断题

设α是某一方程组的解向量,k为某一常数,则kα也为该方程组的解向量。(  )

查看答案
单选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点睛提分卷,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点睛试卷3

  • A.0
  • B.1
  • C.2
  • D.3
查看答案
问答题

案例:

在有理数运算的课堂教学片段中,某学生的板演如下: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针对该学生的解答,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请仔细检查你的演算过程,看是否正确无误?

生:好像正确吧。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请分析例题1、例题2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10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 )等

  • A.评价手段
  • B.教学方法
  • C.教学手段
  • D.教学实践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第一部分数学学科知识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

  • A.为人师表
  • B.清正廉洁
  • C.敬业爱业
  • D.团结协作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高中数学专项训练

查看答案
单选题

对高中数学的评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 B.正确评价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C.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评价
  • D.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单一化评价
查看答案
问答题

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章节练习,基础复习,第一部分数学学科知识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