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现为八年级的学生。小学阶段,在学习进步时或承担家务后,他都会得到父母给予的奖励——零花钱或玩游戏。为获得更多奖励,他学习努力,表现突出。升入中学后,父母因工作繁忙,很少与他谈心,便通过加大奖励激发他努力学习,但效果却不明显,甚至事与愿违。近期,父母发现他要么玩游戏,要么做一些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父母只好向老师求助。老师与小明深谈后得知:小明认为有无奖励无所谓,自己想要的都有了,更主要的是,自己已经长大了,可父母不太关心他,一直把他当小孩子,不愿花时间陪伴他。
(1)简要评析小明父母的强化方式。(5分)
(2)分析小明行为变化的原因。(5分)
(3)家校如何合作以增进学生心理健康?(5分)
(1)小明的父母更多的是使用正强化的方式对小明进行激励。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的刺激。开始小明在成绩优秀时,父母使用正强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后来因为父母没有真正体会小明的需要,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进行思考,还是通过奖励的方式对小明进行强化效果不好。
(2)小明的行为变化了两次。第一次是当学习成绩进步时父母给予愉快的刺激,激发了小明再次努力学习的动机。第二次行为从爱学习变成不爱学习,喜欢玩游戏。其原因是父母没有真正了解小明的需要,小明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系爱护,但是父母没有给予正确的强化。
(3)第一,建立家校良好的沟通机制,比如互访,建立通讯联系等。第二,保持家校的教育一致性和连续性。第三,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需要。第四,举办家长学校,教师指导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在认识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毛泽东第一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的著作是( )
真理的具体性体现在( )。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
毛泽东在( )这篇文章中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