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科一:据统计,全国共有乡村教学点8.68万个,偏远地区的学校在硬件条件、师资队伍、教学管理诸多方面与大城市的学校存在较大差距,缩小这样的差距是我们实现救育公平的首要任务。
材料二:据统计,全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惠及边远贫困地区400多万孩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能够把优质的教育责源,迅速、高效、低成本地辐射到边远贫困地区,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个性化教育需求,进一步增加优质资源的适切性。
材料三:未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有机结合,将扮演智能导师的角色,使得部分教育教学活动可以由机器人来组织与担任。学生可以和机器人对话学习外语:可以和人工智能下象棋学习棋艺。人工智能不仅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也将成为学生们的学习伙伴,从而实现更广泛的教育公平。
一资料来源:熊璋,杨晓哲.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公平[N}中国教育报,2019-6-1.(有改动)
推进区域教育公平可能遇到哪些问题?(5分)
(2)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助推教育公平?(10分)
(1)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②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城乡水平差异较大;③教育投入不足;
(2)第一,应该全面地认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第二,应该重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拟物作用;第三,应该学会信息化教学设计;第四,应该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第五,使用慕课扩大受教育者的数量。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在认识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毛泽东第一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的著作是( )
真理的具体性体现在( )。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
毛泽东在( )这篇文章中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