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人口抚养比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当总抚养比≤50%时称为人口红利期。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年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材料二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6年1月1日我国实行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2017年春晚小品《真情永驻》演绎了夫妻两人因生育的问题产生的一连串故事.也提到了小两口生小孩要“双卡双待”。
问题:
(1)依据材料一判断我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的时间。(1分)
(2)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该种变化会导致什么结果 (6分)
(3)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两个孩子的政策 (5分)
(1)我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的时间约在2000年。 (2)老年抚养比增加的影响因素:前期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使得出生人口比例减小;经济科技的发展、医疗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口寿命延长,老龄人口所占比例增大。
结果:老年抚养比增大会导致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劳动力不足、老年人问题增多。
(3)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原因:提高出生率,增加劳动力数量,应对人口老龄化。减少老年抚养比.减轻社会养老负担。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在认识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毛泽东第一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的著作是( )
真理的具体性体现在( )。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
毛泽东在( )这篇文章中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