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为__________地形,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
(2)若A地气温为25℃,随着高度变化,B地气温约为 __________ ℃。
(3)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为__________ 。
(4)a、b两条支流,水流较平缓的是 __________ ,理由是 __________ 。
(5)计划在甲乙两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经过丙处和丁处两条备选线路。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1)盆地等高线中部稀疏,四周密集,河流由北、西、南三面向中部的干流汇集,表明中部低、周围高
(2)22
(3)由西北流向东南
(4)b该河流经的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河流落差小
(5)丁处丁处沿等高线,坡度较缓,工程量小
“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这一看法给我们的启示是( )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 )
在认识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意义的飞跃是指()
毛泽东第一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的著作是( )
真理的具体性体现在( )。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
毛泽东在( )这篇文章中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