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教学大纲的原则有哪些
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教学计划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无论是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选编,授课计划的制定,还是成绩考核都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编制教学大纲的主要原则有以下几点:
(1)明确的目的性
教学大纲首先要明确本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规定本门课程的基本教学任务和要求。
(2)前沿性
要求把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最新的技术引入教学,使课程的内容充分反映本学科的发展水平。
(3)思想性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和方法论。
(4)启迪性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难易适当,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来启发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并把学科科学方法论作为教材的基本部分,介绍当今本学科研究现状和方向,本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学结论的逻辑步骤以及所用方法、参考资料和科研成果。
(5)教学适用性
教学内容选择和编排要符合教学规律,按照一定的程序将完整的知识教给学生以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
怎样培养学生积极悦纳自己的态度?
当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是( )。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辅导的任务和策略是什么?
动机具有三种功能:一是( )功能;二是( )功能;三是强化功能。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阐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的基本内容,谈谈其对学生品德教育的启示。
发散思维有三种基本特性:( )、灵活性或变通性、( )。
简述不良品德矫正的心理策略。
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意识的、主动的和系统的知觉过程,也称为( ),它包含有理解、思考的成分,是有意知觉的高级形式。
某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兴趣容易转移、情绪发生快而多变、善于交际等特点。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