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高校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教师个体,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业务进修,使教师思想进步、品德优良、心理健康、业务精湛。作为教师群体,要进行师资队伍结构调整和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2)教学内容建设。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时代性,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又要具有针对性、协调性,适合教学对象和专业层次的要求,注意本门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之间的协调。所以要认真选择教学内容,科学组织教学内容;
(3)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包括基础建设和推进共享两个层次。基础建设是在各课程组、教研室、院系或学校范围内进行的,推进共享突破了学校的范围,可为互联网提供信息资源并免费开放;
(4)教材建设。教材建设包括教材编写、选择、使用三个环节。教材的种类是多样的,要注意多种教材的配合,包括使用如多媒体形式的立体化教材。
(5)设备、设施和实验建设;
(6)体制机制建设。学校要建立健全相应的人事管理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教学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并实施相应的监督、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建立集体备课,开展教学研究等制度。
怎样培养学生积极悦纳自己的态度?
当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是( )。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辅导的任务和策略是什么?
动机具有三种功能:一是( )功能;二是( )功能;三是强化功能。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阐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的基本内容,谈谈其对学生品德教育的启示。
发散思维有三种基本特性:( )、灵活性或变通性、( )。
简述不良品德矫正的心理策略。
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意识的、主动的和系统的知觉过程,也称为( ),它包含有理解、思考的成分,是有意知觉的高级形式。
某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兴趣容易转移、情绪发生快而多变、善于交际等特点。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