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21世纪外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步入21世纪的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迅速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与社会、市场的联系日趋密切,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表现出更多的世俗性;高等学校的层次和类型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向;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发展迅速,留学生的比例成为衡量第一流大学的一个因素。
(1)高等教育普及化:美国的马丁.特罗将高等教育发展分为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和普及高等教育阶段,衡量的标准是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与适龄人口的比率。20世纪后期,大众化(高等教育入学率>15%)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少数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或超过50%,率先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
(2)高等教育多样化:大学与社会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许多国家已经或正在进行高等教育机构的改革,不但教与学的方式在转变,学校的结构和形式也在变化,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a高等院校层次多样化;b高等院校规模多样化;c教学组织多样化;d教育资金来源多样化;e学生成分多样化
(3)高等教育国际化:新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新经济时代将是全球化更加突出的年代,与此相适应,未来的高等教育也将呈现显著的全球化特点,高等教育的全球化理念已被广泛地接受,并通过下面4种方式运作:建立国家、地区间的国际合作组织开展合作;建立国家、地区、不同国家高等学校间科研项目的国际合作和援助计划;建立信息网络把各个高等院校连接起来;推动学生学者的国际交流。此外,在教育目标上,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将成为主要的内容。
(4)高等教育信息化:新技术和信息网络给高校带来的变化是革命性的。教育信息化具有资源全球化、环境虚拟化、教材多媒体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的特点
(5)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元化:随着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职业及成人高等教育、自考和远程、在职教育的出现,高等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也就就有多样化的特征。高等教育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否则,不仅会遏制高等教育的多样化,而且会造成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相脱节。
树立发展的、多样化的质量观,就是我们确立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基本出发点。
怎样培养学生积极悦纳自己的态度?
当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是( )。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辅导的任务和策略是什么?
动机具有三种功能:一是( )功能;二是( )功能;三是强化功能。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阐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的基本内容,谈谈其对学生品德教育的启示。
发散思维有三种基本特性:( )、灵活性或变通性、( )。
简述不良品德矫正的心理策略。
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意识的、主动的和系统的知觉过程,也称为( ),它包含有理解、思考的成分,是有意知觉的高级形式。
某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兴趣容易转移、情绪发生快而多变、善于交际等特点。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