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职业资格高校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心理学->试论述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

试论述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

查看答案 纠错
答案:
本题解析:

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传统课堂讲授法模式和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

(1)传统课堂讲授法

①课堂讲授法的含义。课堂讲授法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在讲授法中,最经常的知识来源是教科书和其他参考资料、视听材料以及教师的个人经验。教师的职能是详细规定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并力图使这些材料在速度和内容上适合于每一个学生;还要负责诊断学习者的困难,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补救。

②课堂讲授法的优点。讲授法的主要优点是:教师能够同时向许多人传授知识。在传授的内

容还没有可资运用的书面材料的情况下,这一优点尤其突出。教师可以亲自向学生呈现学科的基本内容,直接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可用学生易懂的形式有效地概括学科的内容。

③课堂讲授法的缺点。讲授法的缺陷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会逐渐下降。教师很难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保持相当高的水平。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教师常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简短的提问或对话。对讲授法最多的指责是说它导致了学生机械、被动的学习,是“填鸭式”教学。但学习是意义的还是机械的,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决定于是否满足有意义学习的心理过程和条件,以及教师是否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一教学方法。

(2)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

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

①呈现先行组织者。首先要阐明课程目标,以吸引学生注意并指向学习任务;接着呈

现组织者。它以学生熟悉的语言呈现,为新的学习提供一个认知的框架,或者为新旧知识的联系架设桥梁。组织者可以是陈述性的,也可以是比较性的,前者为新的学习提供一个固定点。后者侧重比较新旧知识的异同。

②呈现学习课题或学习材料。新材料可以通过讲授法,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呈现。在此阶段,一是要维持学生的注意,二是材料要有清晰的组织,也就是说下位的材料应与先行组织者的结构相一致,由一般到特殊地逐步呈现,以实现渐近分化的目的。

③认知结构的加强。加强认知结构的目的是促使学生把新学习的具体材料与教师最初提出的组织者中的上位结构达到融会贯通。教师可以采用如下措施:提示学生如何把具体的细节整合为一幅完整的画面;提问学生,看他们是否理解了新知识,是否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建立起了联系;让学生自己提问,让他们对学科内容进行评价,并使之超越学习材料的范围而有所扩展。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之间总是存在差异的,为了适应学生的这种个别差异,出现了许多个别化教学的方法与技术,影响比较大的还有程序教学、掌握学习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等o

更新时间:2021-10-22 20:24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怎样培养学生积极悦纳自己的态度?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当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是( )。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辅导的任务和策略是什么?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动机具有三种功能:一是( )功能;二是( )功能;三是强化功能。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查看答案
问答题

阐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的基本内容,谈谈其对学生品德教育的启示。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发散思维有三种基本特性:( )、灵活性或变通性、( )。

查看答案
问答题

简述不良品德矫正的心理策略。

查看答案
问答题

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意识的、主动的和系统的知觉过程,也称为( ),它包含有理解、思考的成分,是有意知觉的高级形式。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兴趣容易转移、情绪发生快而多变、善于交际等特点。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于( )。

  • A.胆汁质
  • B.粘液质
  • C.抑郁质
  • D.多血质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