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加爵从一个大学生,蜕变为一个罪犯”。试结合“马加爵”问题,探讨一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近年来,许多学者采用各种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尽如人意。大学生在心理上的确存在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在校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就大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来说,交往的需要在其心理构架中占有突出的位置,由交往所产生的苦恼亦显得格外突出。所以,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就成为大学生活乃至将来成功地走向社会所必修的一课。“马加爵”案件即是由人际交往问题引起的杀人事件。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1)培养大学生的交往意识和技能。有了良好的交往意识,才能主动与人交往,避免交往中的被动和自我封闭。培养交往意识主要是培养学生勇于交往、善于交往和正确的交往动机,其中包括掌握交往的原则、技巧等一系列内容。
(2)克服交往中的认知障碍。即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克服认知偏见。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以及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相应的态度、方式对待该人。
因此,改善人际关系,首先是改变自己,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别人。同时,有意识地拓宽自己的交往视野,力争全面、客观地认知对方,也是非常必要的。
(3)寻求一些具体方法来解决人际关系问题。
具体方法有:
①感受性训练。指导学生进行感受性训练,培养对他人微妙的隐藏性情感的高敏感性。
②角色扮演法。模拟现实问题场面,让自己扮演各种不同角色,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来处理问题,以便了解别人的需要、感受,从而改善待人的态度。
③社交恐惧、自卑的调节。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社交意识,寻找恐惧原因,改变自身不利因素,积极进行心理暗示来调节控制。
怎样培养学生积极悦纳自己的态度?
当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是( )。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辅导的任务和策略是什么?
动机具有三种功能:一是( )功能;二是( )功能;三是强化功能。
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阐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的基本内容,谈谈其对学生品德教育的启示。
发散思维有三种基本特性:( )、灵活性或变通性、( )。
简述不良品德矫正的心理策略。
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意识的、主动的和系统的知觉过程,也称为( ),它包含有理解、思考的成分,是有意知觉的高级形式。
某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兴趣容易转移、情绪发生快而多变、善于交际等特点。据此可以初步判定该生的气质类型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