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律13折线编码器编码位数越大()
王某欲在其居住的小区建立一个私人诊所,故向该市卫生局提出申请,卫生局在审查申请材料时发现王某交予的材料不齐全,但没有当场告知,而是在过了6日后电话通知王某补全材料,王某补全材料后市卫生局受理了该申请,后来小区居民得知王某欲建诊所的消息,小区居民陈某等人提出,诊所的医疗废物会造成环境污染,要求卫生局不予批准。王某因此提出听证的申请,卫生局同意并在10日内组织了听证,经过听证程序后,卫生局依法作出准予的行政许可。对下列哪个情形,行政机关不应当办理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 )
2013年3月20日,姚某、刘某通过特快专递,要求福建省永泰县国土资源局书面公开二申请人房屋所在区域地块拟建设项目的“一书四方案”(此时福建省人民政府已作出征地批复),即建设用地项目呈报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方案、供地方案。2013年5月28日,永泰县国土资源局作出《关于刘某、姚某申请信息公开的答复》,称:“你们所申请公开的第3项(拟建设项目的“一书四方案”),不属于公开的范畴。”并按申请表确定的通信地址将《答复》邮寄给申请人。2013年7月8日,姚某、刘某以永泰县国土资源局未就政府公开申请作出答复为由,提起行政诉讼。永泰县国土资源局答辩称:“一书四方案”系被告制作的内部管理信息,处在审查中的过程性信息,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指应公开的政府信息,被告没有公开的义务。下列事项属于行政机关绝对不公开范围的是:( )
唐一、孙二与朱三、沙四两家因甲县乙乡丙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纠纷,双方均认为对争议的集体土地享有承包经营权,朱三和沙四一直要求唐一拆除其在争议土地东侧所建的两间瓦房、猪圈和厕所。2015年5月21日上午,朱三到唐一自建的瓦房前,要求唐一拆除房屋,唐一不同意,双方发生争吵,朱三便拿放在瓦房门口的铁锹顶坏了房顶上的瓦片,唐一上前阻止,并与其厮打在一起,后孙二、沙四相继赶到,加入到厮打中。行政机关根据各方过错程度作出了不同的行政处罚:给予唐一行政拘留5日、孙二行政拘留3日、朱三行政拘留3日、沙四行政拘留9日的处罚。如果本案的一方当事人欲对该行政拘留决定提起行政复议,则可以向( )提起。
出于优化资本结构和控制风险的考虑,比较而言,下列企业中最不适宜采用高负债资本结构的是()。
下列成本项目中,与传统成本法相比,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更具有优势的是()。
下列关于该公文的说法,错误的是:( )
经工商局核准,甲公司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为木材切片加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合同,由乙公司供应加工木材1万吨。不久,省林业局致函甲公司,告知按照本省地方性法规的规定,新建木材加工企业必须经省林业局办理木材加工许可证后,方能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企业登记,违者将受到处罚。1个月后,省林业局以甲公司无证加工木材为由没收其加工的全部木片,并处以30万元罚款。甲公司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省林业局的处罚决定,同时要求对该省地方性法规一并提出审查要求。因甲公司停产,无法履行与乙公司签订的合同,乙公司要求支付货款并赔偿损失,甲公司表示无力支付和赔偿,乙公司向当地公安局报案。2014年10月8日,公安局以涉嫌诈骗为由将甲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某刑事拘留,1个月后,张某被批捕。2015年4月1日,检察院以证据不足为由作出不起诉决定,张某被释放。若张某提出国家赔偿请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适应新常态是全国上下共同的使命,这其中既有重重挑战,也有许多机遇,关键看如何变挑战为动力,变机遇为现实。新常态下该有怎样的思维和作为,地处苏北的年轻地级市宿迁,以其特有的改革精神和创新意识,迎着巨大考验,努力书写着新常态下的新答卷。走进这场思想风暴不难发现,宿迁思维中有三个重要的维度:一是转型升级中如何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在宿迁的决策者看来,党委政府要发挥政策顶层设计、产业宏观规划、环境法治保障等方面的作用,同时,要千方百计为市场和社会松绑,让市场在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更加显性、更加直接,这个思考无疑非常契合新常态的要求。二是产业布局中的生态优先如何落实到位。生态优先前提下的产业升级思维不能动摇。三是如何在即期不失序中精准把握未来方向。当前发展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该抓的发展机遇要抓,该保持的速度要保持,而转型升级不是简单把速度降下来、把产能转出去。当前,在“三期叠加”和各种矛盾交织的大背景下,新思维和责任心更为珍贵。从宿迁的实践不难发现,“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宿迁精神特质,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而且不断生长出新的内涵,体现在转型升级上,就是不仅要解决“转”的问题,还要解决“新”的问题,不仅要“敢于”,还要“善于”,不仅要自律,还要他律。新常态下,转型升级在路上,作为改革排头兵的宿迁,发展中的新思维、新探索,值得去跟踪、发现、借鉴。材料中提出,在产业布局中落实生态优先,这是对于我国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有力体现。下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某公司向银行借款1000万元,年利率为4%,按季度付息,期限为1年,则该借款的实际年利率为()。
下列各项中,将会导致经营杠杆效应最大的情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