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医卫类执业兽医兽医水生动物类->2025执业兽医《水生类》综合练习

2025执业兽医《水生类》综合练习

卷面总分:72分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题量:72题 练习次数:0次
单选题 (共72题,共72分)
1.

2岁女孩,1个半月来精神欠佳,食欲减退,低热,盗汗,咳嗽,2个月前曾患“麻疹”。查体:消瘦,颈部可及数个1.0cm×1.0cm的淋巴结,质硬,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肋下2cm,脾未及,PPD (﹣)。

有助于诊断的首选检查为

  • A. 外周血涂片找异型淋巴细胞
  • B. 红细胞沉降率
  • C. 胸片
  • D. 骨穿
  • E. 淋巴结活检
标记 纠错
2.

引起单纯性肥胖的病因哪项是错误的

  • A. 营养摄入过多
  • B. 由疾病引起
  • C. 活动过少
  • D. 父母肥胖
  • E. 精神创伤
标记 纠错
3.

文蛤弧菌病的病原不是

  • A. 溶藻弧菌
  • B. 鳗弧菌
  • C. 副溶血弧菌
  • D. 哈维弧菌
标记 纠错
4.

文蛤弧菌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 A. 在退潮后不能潜入沙中,壳顶外露于沙面上
  • B. 两片贝壳不能紧密闭合,壳缘周围有许多黏液
  • C. 消化道内无食物或仅有少量食物,有的肠段坏死
  • D. 外套膜黏性减少,紧贴于贝壳内面而较难剥离
标记 纠错
5.

三角帆蚌的气单胞菌病的症状与病理变化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闭壳肌松弛,蚌壳后缘出水管喷水无力
  • B. 呼吸频率降低,体内有大量黏液流出
  • C. 病蚌肝小管肿大破裂
  • D. 外套膜边缘的贝壳突起变形、萎缩
标记 纠错
6.

鳖穿孔病的病原不是

  • A. 嗜水气单胞菌
  • B. 肺炎克雷伯菌和产碱菌
  • C. 普通变形杆菌
  • D. 假单胞菌
标记 纠错
7.

水中某种气体过饱和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

  • A. 水中的浮游植物过多
  • B. 池塘中施放过多未经发酵的肥料
  • C. 在运输途中人工送气过多
  • D. 以上全对
标记 纠错
8.

锥体虫病的传播方式是

  • A. 直接感染
  • B. 与病鱼接触
  • C. 由水蛭感染
  • D. 鱼吞食而感染
标记 纠错
9.

青鱼艾美耳球虫病的主要剖检特征是

  • A. 寄生于消化道、肝脏、胆囊、肾脏和精巢等,量大时形成白色卵囊团
  • B. 鱼体表出现白色香肠形、带形或线形胞囊
  • C. 尾巴上翘
  • D. 头后的背部肌肉出现一瘤状隆起,病灶处肌肉坏死、溃烂
标记 纠错
10.

以下关于小瓜虫病的流行规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水体面积小、放养密度大、流动性差的池塘更有利于迅速传染
  • B. 观赏鱼易发
  • C. 流行水温一般为15~-25℃
  • D. 有中间寄主
标记 纠错
11.

翘尾巴病的预防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草鱼和鲢轮养
  • B. 生石灰清塘
  • C. 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浸洗
  • D. 复方新诺明拌饵
标记 纠错
12.

下列各组病原中哪一组全是体外寄生虫

  • A. 毛细线虫、中华鳋
  • B. 双穴吸虫、嗜子宫线虫
  • C. 车轮虫、双阴道虫
  • D. 舌状缘虫、鲢碘胞虫
标记 纠错
13.

驱赶水鸟不是防治下列哪种疾病的方法之一

  • A. 血居吸虫
  • B. 双穴吸虫
  • C. 侧殖吸虫
  • D. 以上全对
标记 纠错
14.

可选择以下哪种药物作为治疗指环虫病的药物

  • A. 硫酸铜
  • B. 硫酸亚铁
  • C. 90%晶体敌百虫
  • D. 氟哌酸
标记 纠错
15.

防治鱼白内障病的基本方法不包括

  • A. 用水草诱捕椎实螺
  • B. 驱除鸥鸟
  • C. 外用晶体敌百虫
  • D. 口服螺旋霉素
标记 纠错
16.

终末寄主是鱼,其毛蚴钻入螺体内发育成雷蚴、尾蚴(或囊蚴);带尾蚴(或囊蚴)的螺或水草被鱼苗香食从而感染鱼的是

  • A. 湖北双穴吸虫
  • B. 倪氏双穴吸虫
  • C. 血居吸虫
  • D. 侧殖吸虫
标记 纠错
17.

鱼类嗜酸卵甲藻病的特征病症是

  • A. 体表“打粉
  • B. 盖“开天窗”
  • C. 翘尾巴
  • D. 狂游
标记 纠错
18.

某渔场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发病,病虾表现矮小畸形,生长缓慢,成长严重不均;额角弯曲或变形,触角鞭毛变皱,虾体表面粗糙或变形,由此诊断其所患疫病可能是

  • A. 肝胰腺细小病毒病
  • B. 罗氏沼虾白尾病
  • C.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
  • D. 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
标记 纠错
19.

某渔场养殖的家鱼发病,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口腔、上下、鳃盖、鳃及鳍条基部充血:解剖可见肌肉、肝、牌、肾有出血点,肠道有点状出血,肠壁有弹性。初步诊断该病可能是

  • A.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
  • B. 草鱼出血病
  • C. 细菌性肠炎病
  • D. 鲤春病毒血症
标记 纠错
20.

某水库开展网箱养殖大口鲇鱼种,进箱前常规消毒。饲料以鱼粉、豆粕、次粉等为主制成软团状,辅以野杂鱼,随个体增大,小杂鱼的量增加。4月中旬到5月中旬,各种水质指标未见异常。4月中旬人箱后未见异常,5月上旬鱼开始发病,表现为精神菱廉,摄食减少,离群独游,游动迟缓,或停于网箱边角,浮于水面,呼吸困难,如缺氧表现;随后上浮数量增多,食欲消退,停边不动,如昏睡状,对外界刺激无反应,人为惊吓也不潜入水下。5月中旬开始死鱼,第一天死几尾,渐增到数十尾,6月初剧增到平均每天100尾以上。肉眼初珍为缺氧和烂鳃,采取增氧,氯制剂消毒水体,内服维生素C等1周,均无效,不断有死鱼,随后镜检,鰓内有波动虫体似鰓隐鞭虫,铜铁合剂(5:2)8mg/kg浸泡10min,无效,血涂片镜检也发现波动虫体。(312~317题共用题干)。该病病原可能是

  • A. 内变形虫
  • B. 隐鞭虫
  • C. 鱼波豆虫
  • D. 锥体虫
标记 纠错
21.

确诊该病的病料应采集

  • A. 血液
  • B. 肝脏
  • C. 体表黏液
  • D. 鳃丝
标记 纠错
22.

本案例中此病原的传播途径不可能是

  • A. 加水时从外源进入
  • B. 鲜活饵料带入
  • C. 互残增加导致受伤机会增加
  • D. 中间寄主
标记 纠错
23.

病鱼体色发黑,鳃盖皮肤腐蚀呈1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区。鳃丝肿胀,末端腐烂缺损,软骨外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大量细长、滑行的杆菌,且菌体堆积成仙人球或仙人柱状,该病的病原可能是

  • A. 车轮虫
  • B. 大中华鳋
  • C. 鳃霉
  • D. 柱状噬纤维菌
标记 纠错
24.

病鱼鳞片竖立,向外张开像松球,鱗片基部的鳞囊水肿,内部积聚着半透明的渗出液,该病可能是

  • A. 鲤白云病
  • B. 赤皮病
  • C. 竖鱗病
  • D. 白皮病
标记 纠错
25.

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出血发炎,片脱落,鳍的基部或整个鳍充血,鳍末端腐烂,鳍条组织被破坏,使鳍条呈扫状,形成“蛀鳍”。该病可能是

  • A. 疖疮病
  • B. 打印病
  • C. 赤皮病
  • D. 白皮病
标记 纠错
26.

瞎眼病的病原是

  • A. 黄杆菌
  • B. 哈氏弧菌
  • C. 非O1群霍乱弧菌
  • D. 哈维弧菌
标记 纠错
27.

甲壳溃病病的病原是

  • A. 黄杆菌
  • B. 哈氏弧菌
  • C. 非O1群霍乱弧菌
  • D. 哈维弧菌
标记 纠错
28.

在下列鱼类中,鼻孔与口腔相通的是()

  • A. <p>硬骨鱼类</p>
  • B. <p>软骨鱼类</p>
  • C. <p>肺鱼类</p>
  • D. <p>真骨鱼类</p>
标记 纠错
29.

关于角质鳍条描述正确的是()

  • A. 假辣
  • B. 分支软条
  • C. 硬骨鱼类特有
  • D. 软骨鱼类特有
标记 纠错
30.

鲤具有()

  • A. 型齿
  • B. 咽齿
  • C. 腭齿
  • D. 颌齿
标记 纠错
31.

幽门盲囊位于

  • A. 盲囊部
  • B. 肠胃交界处
  • C. 肠中部
  • D. 贲门部
标记 纠错
32.

荐椎是从()动物开始出现的

  • A. 鱼类
  • B. 两栖类
  • C. 爬行类
  • D. 鸟类
标记 纠错
33.

在硬骨鱼中,与食性无关的选项是

  • A. 咽喉齿的形状与排列
  • B. 鳃耙的形状
  • C. 肠的长短
  • D. 是否具有独立的红腺
标记 纠错
34.

由表皮和真皮共同形成鳞片的是

  • A.
  • B.
  • C.
  • D. 鲨鱼
标记 纠错
35.

对于河蚌来说,与其生活方式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p>肛门开口在出水管附近</p>
  • B. <p>肠管穿过心脏</p>
  • C. <p>由于外套膜和鳃上纤毛的摆动而使水流在外套腔中流动</p>
  • D. <p>有血窦存在</p>
标记 纠错
36.

心肌纤维的形态特点是

  • A. 短柱状有分支
  • B. 无横纹
  • C. 细胞核有多个
  • D. 无润盘
标记 纠错
37.

肌原纤维上色深的暗部称为

  • A. A带
  • B. Z线
  • C. M线
  • D. Ⅰ带
标记 纠错
38.

粗肌丝固定于

  • A. 横桥
  • B. Z线
  • C. M线
  • D. Ⅰ带
标记 纠错
39.

神经元细胞膜上的受体多分布在

  • A. 树突膜上
  • B. 轴膜上
  • C. 胞体膜上
  • D. 突触膜上
标记 纠错
40.

不属于神经胶质细胞特点的是

  • A. 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
  • B. 形态各异都具有突起
  • C. 无尼氏体
  • D. 无分裂增殖能力
标记 纠错
41.

与原尿重吸收无关的结构是

  • A. 肾小囊
  • B. 近端小管
  • C. 远端小管
  • D. 细段
标记 纠错
42.

在集合小管系的管壁上皮由皮质进入质过程中没发现的结构是

  • A. 单层柱状上皮
  • B. 单层立方上皮
  • C. 单层扁平上皮
  • D. 变异上皮
标记 纠错
43.

精子发生过程中,描述错误的是

  • A. 精原细胞分裂
  • B. 初级精母细胞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
  • C. 次级精母细胞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
  • D. 精子细胞分裂为精子
标记 纠错
44.

突触间隙中具有区分于前后膜的物质是

  • A. 糖蛋白
  • B. 葡萄糖
  • C. 无机盐
  • D. 钙离子
标记 纠错
45.

头足纲的卵子属于

  • A. 均黄卵
  • B. 间黄卵
  • C. 端黄卵
  • D. 中黄卵
标记 纠错
46.

下列属于雄雄同体的动物是()

  • A. 中华绒蟹
  • B. 日本沼虾
  • C. 藤壶
  • D. 龙虾
标记 纠错
47.

两栖类体色和花纹是由于()中的不同色素细胞相互配置的结果

  • A. 表皮、真皮
  • B. 2
  • C. 3
  • D. 4
标记 纠错
48.

以下关于鱼类胸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是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主要场所,在免疫组织的发生过程中最先获得成熟淋巴细胞
  • B. 随年龄增加,许多鱼类的胸腺有退化现象,但每年的6~7月却总是肥大
  • C. 起源于胚胎发育的咽囊,成年后多数位于鳃腔背后,表面有一层上皮细胞膜与咽腔相隔
  • D. 是鱼类的外周免疫器官
标记 纠错
49.

以下四个与免疫密切相关的器官中,()是鱼类没有而两栖类动物才有的

  • A. 胸腺
  • B. 肾脏
  • C. 骨髓
  • D. 脾脏
标记 纠错
50.

两栖类的脾脏的免疫功能较鱼类多,主要表现在

  • A. 趋化作用将T淋巴细胞聚集,有类似NK细胞的功能,显示出抗肿瘤效应
  • B. 有浆细胞存在,且能分泌和储存Ig
  • C. 能制造大量淋巴细胞,具有炎症反应能力
  • D. 存在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有抗感染作用
标记 纠错
51.

膜攻击复合体(MAC)是

  • A. C1-C4b-C2b-C3b
  • B. C4b2b3b
  • C. C5b-C6-C7-C8
  • D. C5b-C6-C7-C8-C9
标记 纠错
52.

以下5个细胞因子中,4个都是致炎因子,仅()不属于致炎因子

  • A. IL-1
  • B. IL-2
  • C. IL-6
  • D. IL-8
标记 纠错
53.

以下因素对鱼类免疫应答的影响顺序是()

  • A. 体重年龄性别营养状况
  • B. 年龄体重性别营养状况
  • C. 年龄性别体重营养状况
  • D. 营养状况性别年龄体重
标记 纠错
54.

以下关于营养对鱼类免疫应答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 水域网箱比实验室水族箱饲养的鱼免疫应答弱
  • B. 饵料中大量添加维生素C,对鱼类抗体产生有促进作用
  • C. 饵料中维生素B2、维生素C、叶酸缺乏,鱼类因贫血影响抗体生成
  • D. 饵料中添加含硫氨基酸(胱氨酸、半胱氨酸),提高鱼类免疫
标记 纠错
55.

以下细胞的胞浆中含有特殊颗粒,在抗原与抗体形成复合物后激活这些细胞发生脱颗粒,释放出的生物活性物质发挥杀菌作用,其中()脱颗粒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对寄生虫感染具有很强的免疫力

  • A. 嗜酸性粒细胞
  • B. 嗜碱性粒细胞
  • C. 中性粒细胞
  • D. 大颗粒淋巴细胞(NK细胞)
标记 纠错
56.

以下关于呼吸爆发的过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发生于细菌被吞噬后的吞噬泡中
  • B. 主要发生于嗜中性粒细胞
  • C. 产生活性氧杀菌
  • D. 增加局部的氧气供应杀菌
标记 纠错
57.

固相 ELISA是分析病原抗原性和测定抗体效价的重要方法。以下反应是 ELISA试验的主要技术原理。其中,决定 ELISA试验结果的特异性的是( )

  • A. 酶促催化反应
  • B. 非特异性吸附
  • C. 抗原抗体反应
  • D. 氧化还原反应
标记 纠错
58.

嗜中性粒细胞吞噬异物颗粒试验常用硝基蓝四氮唑盐(NBT)进行测定。显微镜下观察阳性结果是

  • A. 细胞核中紫色沉着物
  • B. 细胞质中紫色沉着物离
  • C. 细胞质中淡黄色沉着物
  • D. 细胞核中淡黄色沉着物
标记 纠错
59.

总补体测定是用致敏的绵羊红细胞与血清反应,测定溶血率,采取( )波长测定血红蛋白的OD值,计算CH50

  • A. 550nm
  • B. 541nm
  • C. 492nm
  • D. 514nm
标记 纠错
60.

草鱼干抗素的测定常用()作为实验毒株

  • A.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
  • B. 鲤弹装病毒
  • C. 草鱼出血病病毒
  • D. 鸡新城疫病毒
标记 纠错
61.

形成血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 A. 无机盐
  • B. 白蛋白
  • C. 球蛋白
  • D. 纤维蛋白
标记 纠错
62.

血液凝固的根本原因是

  • A. 纤维蛋白的形成
  • B. 凝血酶的形成
  • C. Ca2+的量
  • D.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标记 纠错
63.

下列能延缓或防止凝血的方法是()

  • A. 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
  • B. 向血液中加入Ca2+
  • C. 血液中加入维生素K
  • D. 血液放在较高的温度下保存
标记 纠错
64.

下列哪种结构被称之为软骨鱼类的辅助性心脏

  • A. 心耳
  • B. 心室
  • C. 动脉圆锥
  • D. 动脉球
标记 纠错
65.

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 A. 增强心室肌收缩力
  • B. 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
  • C. 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
  • D. 保证心房、心室依次收缩
标记 纠错
66.

动物在低氧分压下会出现代偿性呼吸增强,这主要依于何种感受器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

  • A. 中枢化学感受器
  • B. 颈动脉体弓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 C.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 D. 以上都不是
标记 纠错
67.

正常情况下胃黏膜不会被胃液所消化,是由于

  • A. 胃液中不含有可消化胃黏膜的酶
  • B. 黏液一碳酸氢盐屏障的作用
  • C. 胃液中的内因子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 D. 胃液中的糖蛋白可中和胃酸
标记 纠错
68.

肾小管泌H+活动对机体pH的影响是

  • A. 排酸保碱
  • B. 排酸排碱
  • C. 排碱保酸
  • D. 保酸保碱
标记 纠错
69.

洄游性鱼类由海水进人淡水,肾单位开放数量增加

  • A. 肾小囊内压升高
  • B. 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 C. 肾小球滤过面积增大
  • D. 肾毛细血管血压降低
标记 纠错
70.

某慢性低氧血症动物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和高钾血症,但血压正常,分析该动物血钾增高的原因是由于

  • A. 肾小管K+—Na+交换减弱
  • B. 肾小管K+—H+交换增加
  • C. 肾小管Na+重吸收减少
  • D.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标记 纠错
71.

副交感神经系统不具有下述哪一特点

  • A. 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
  • B. 不支配某些脏器
  • C. 紧张性活动
  • D. 在应急反应中活动明显增强
标记 纠错
72.

能强烈促进机体产热的激素是

  • A. 肾上腺素
  • B. 肾上腺皮质激素
  • C. 甲状腺激素
  • D. 生长素
标记 纠错

答题卡(剩余 道题)

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00:00:00
暂停
交卷